毛竹林下套種長裙竹蓀栽植技術應用案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毛竹林下套種長裙竹蓀栽植技術應用案例近年來,毛竹林空間利用率低,產品競爭力不足,產業鏈單一,勞動力成本增加,竹林拋荒等問題嚴重,嚴重影響了竹農的經濟收益。
一、應用場景
近年來,毛竹林空間利用率低,產品競爭力不足,產業鏈單一,勞動力成本增加,竹林拋荒等問題嚴重,嚴重影響了竹農的經濟收益。為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竹林[1]經營模式發生轉變,竹林立體複合經營開始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竹林套種食用菌是近年興起的林下經濟產業模式,竹林占據林地上層空間,形成了陰涼、潮濕、通風的廣闊林下空間,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2018年至今,國際竹藤中心研發的毛竹林下套種長裙竹蓀技術,充分利用竹林垂直空間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竹林採伐剩餘物,形成了「以竹養菌、以菌促竹」互利共生的資源利用方式。該技術適宜選擇坡度小於25°,鬱閉度0.7左右的毛竹林下種植。選擇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具有種植空間的可經營林地,播種時間以3月初至4月下旬為宜,日均溫度16℃以上為播種最佳時期。6月中下旬開始產菇,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結束。該套種模式種植期時間短,見效快,回報高,有效提高了竹林綜合效益,在浙江、四川、廣西、江西、湖南等竹產區廣泛推廣應用,為竹產區鄉村振興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二、主要解決的問題
可有效解決毛竹林空間利用率低,產品競爭力不足,產業鏈單一,勞動力成本增加,竹林拋荒等致使竹材、竹筍等竹產品價格下降,竹農收益減少的問題。
三、技術要點
(1)竹林選擇:選擇土壤疏鬆、肥沃,雜灌木少,近水源且排水良好的毛竹林,清除林下雜草、灌木,調整立竹密度120~160株/畝,年齡結構1度:2度:3度竹比例為4:3:3,立竹分布均勻。
(2)培養基質:採用竹木加工下腳料竹屑、木屑、穀殼、礱糠等作原料,宜兩種或幾種混合,質地軟與硬、粗與細的混合。新鮮或發酵料栽培,宜添加麥麩等富含氮的原料。
(3)種植與播種:竹林下沿等高線挖溝(寬30~40cm、深15~25cm)。挖溝時儘量少挖斷竹鞭,以減少對竹林的影響。溝間距根據竹子間距靈活確定,開挖新土堆放兩邊,一般每畝竹林挖溝的實際面積約為200m2。
(4)鋪料與播種:每平方米用菌種3~4包。將原料拌勻拌濕,導入溝內,採用三層料二層種,第一層約8cm培養料,撒上1/3竹蓀菌種,塊狀為好,再鋪一層8cm左右的培養料,播種其餘2/3菌種,覆上一層培養料(約4cm),然後覆土5~8cm。
(5)發菌期管理:溫度低於18℃時,需覆蓋塑料薄膜[2]。播種後10天左右,料內菌種塊呈白色絨毛狀,菌絲吃料,說明萌發定植正常,若菌種塊變黑,說明菌種已霉爛,應及時補種。培養基質含水量50~60%、土壤含水量20~25%、溫度23~28℃為宜。發菌期應防止雨水進入菌床,避免積水。
(6)菌蕾期管理:播種30天後菌絲穿出土面,形成菌索,應撤去薄膜,在畦面加蓋竹葉、芒箕或松針葉。形成菌蕾時應控制好濕度,增加噴水量,晴天早晚各噴1次,相對濕度控制在80~85%。
(7)出菇期管理:苗床表面相對濕度提高到90~95%,溫度23~32℃為宜。接種後70天左右形成子實體,菌蛋大量出現後,增加噴水量,提高土面濕度,除雨天外,早晚各噴水1次。在溫度最高的8月,連續雷陣雨天氣會導致菌蛋死亡,注意遮蓋避雨。
(8)轉潮管理與採收:一潮竹蓀採收結束後,應停水5~7天,然後在畦面澆一次重水,第二潮竹蓀的菌蕾長出後,管理方法同上。採收宜在上午6:00~10:00進行,竹蓀菌群開始下沿即可採收。採收時將整個子實體從菌托下方切斷菌索,將菌托和菌蓋剝下,與柄裙分開存放。
(9)烘乾保存:採用脫水機熱風烘乾。將竹蓀整齊擺放在烘篩上,儘快使烘乾室溫度升至60℃,保持3~4小時,後降至40~50℃,保持1~2小時。烘乾的竹蓀放置20~30分鐘後放入密閉的包裝袋,避光乾燥低溫保存。
四、應用成效
在浙江、四川、廣西、江西、湖南等省區廣泛推廣應用,毛竹林綜合經濟收益每年平均5000元/畝以上。
五、適用範圍
適用於我國南方竹區,尤其是以竹產業為重要收入來源的低山丘陵地區。可提高竹林空間利用率,填補竹林空置期,不影響竹林產筍,提高經濟效益;強度適中,適合婦女、老人操作,有效利用剩餘勞動力;利用竹林自肥,生態環保,產出快、收益高,適合精準扶貧,市場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 ↑ 竹林之美:生命力和美德的象徵,搜狐,2023-05-20
- ↑ 塑料薄膜——典型透光覆蓋材料及其性能,搜狐,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