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足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足鵟
Rough-legged Hawk

Lars Falkdalen Lindahl拍攝
圖片來自flickr

基本資料

學名     Buteo lagopus

目/科/屬  鷹形/鷹/鵟

遷徏狀態   冬候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53-61cm/600-1660g

別名:毛腳鵟,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嘴灰黑色、蠟膜黃色。腳黃色、毛足。

西伯利亞亞種menzbieri

  • 雄鳥
  1. 頭及體下米白色,頭、頸有褐色細縱紋,黑褐色眼後線。
  2. 喉至上胸佈滿咖啡色縱紋,腹及脛羽為橫斑。翼下覆羽淡褐色,有暗色細斑。
  3. 體背咖啡色,有淡色羽緣,翼尖及後緣黑色。尾羽白、有約3條黑色橫帶,末端較寬。
  • 雌鳥似雄鳥,但喉至上胸咖啡色縱紋少而稀疏,尾羽通常只有1條黑寬橫帶。
  • 亞成鳥似雌鳥,但喉至上胸咖啡色縱紋稀少,脛羽斑紋少。體背褐色較濃,淡色羽緣較顯著。翼下覆羽較白,後緣黑色較淡,尾羽末端黑橫帶模糊。

堪察加亞種kamtschatkensis 羽色較亞伯利亞亞種黑,色澤對比較強。

  • 雄鳥頰、喉至上胸較多黑色。
  • 飛行時,翼寬長,初級飛羽基部有顯著白色翼窗。尾羽基部白色。翼下黑色腕斑顯著。翼後緣及翼尖黑色,指叉5枚。尾羽末端有黑色橫帶。盤旋時,雙翼上揚。尾羽張開呈扇形。覓食時會低空定點懸停。

棲地&習性

基本上在苔原,主要是無樹地區,雖然也有樹木繁茂的苔原,甚至極北端針葉林地區。

常會在開闊空曠地上空巡弋。

主食小型哺乳動物通常構成獵物的80%或更多。繁殖範圍中主要是田鼠和旅鼠,冬季主食田鼠。

繁殖

通常在5月至6月間築巢,偶爾在4月下旬或7月上旬築巢。築巢於有利位置,通常高高在懸崖,岩石露頭。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大多遠離繁殖地保持沉默。靠近巢穴的警報聲響亮,發出刺耳的尖叫聲。

外觀相似性

體型較小,裸足。翼短圓,顎線粗而明顯,無顯著白色翼窗。尾羽不白,末端無顯著黑色橫帶。

大鵟體型較大,尾羽較不白,有多條細橫帶,但末端無黑色橫帶,毛足。翼較長,白色翼窗面積較大。下腹有暗色V形紋。

分佈

亞種和分佈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BTO Bird ID - Summer Buzzards: Common Buzzard and Honey-buzzard
Common Buzzard (Buteo, buteo) Škanjac, Velebit
 

參考文獻

  1. rough legged,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