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毽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毽球

踢毽子又稱(毽球),是一項簡便易行的 健身運動,在中國流傳很廣,有着悠久歷史。是一項傳統民間體育活動。經常進行這項活動,可以活動 筋骨促進健康。

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 踢毽子起源於中國漢代,盛行於六朝、隋、唐。

中國毽子的第一次正式比賽是廣州市體委於1956年舉辦的,並制定了簡單的規則。1984年春,《毽球競賽規則》誕生,它是根據踢毽子的特點,吸收了幾種球類比賽的形式綜合而成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毽球

主要涉及:運動,科學

傳說創始:毽「創自轅黃帝」

主要影響: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運動

重量:13-15克

外文名:Shuttlecock

參考資料:《事物記源》

地位:歷史悠久的中國民間體育活動

別稱:踢毽子

主要分類:花毽、毽球

基本簡介

  • 起源

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於什麼時候?又是何人首創?這早就是我國體育專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有一種傳說認為:毽「創自轅黃帝」。毽當時叫「 毱」,不叫毽,是練習武士的一種器具。「毱」在中華大字典中解釋為「皮毛丸」。「皮毛丸」與毽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又一傳說認為:「創自 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質,拋足而戲,以釋軍悶。」此種傳說沒有可靠的佐證,而且,「箭」與「毽」又不相同,因而這種傳說有待考證。

  • 誕生

毽球從中國古老的民間踢毽子遊戲演變而來,是中國民族傳統體育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它在花毽的趣味性、觀賞性、健身性基礎上,增加了對抗性,集羽毛球的場地、排球的規則、足球的技術為一體,是一種隔網相爭的體育項目,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1984年,原國家體委將毽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組織了全國毽球邀請賽。在政府和體育部門的倡導下,毽球運動在北京、湖北、山東、廣東、上海、陝西、河南、山西及東北各省廣泛開展,各地相繼組織了各種類型的毽球比賽,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參加到了這項活動之中,充分顯示了毽球運動的強大生命力。

  • 歷史記載

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我國 漢代,盛行於六朝、隋、唐。唐《高僧傳》二集卷十九《佛陀禪師傳》中記載:有一個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讚嘆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公元467——499年)人,為河南嵩山 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並將他收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宋朝高承在《事物記源》一書中,對踢毽子有較詳細的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等各色。」

明、清時期,踢毽子進一步發展,關於踢毽子的記載也就更多了。[1]明代進士、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散文學家 劉侗在《 帝京景物略》中寫道:「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為民諺的內容,而且發展到數人同踢的 技巧運動。至清末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用來鍛煉身體:作養生之道,而且把 踢毽子和書畫、下棋、 放風箏、養花鳥、唱二黃等並提,一些人以會踢毽子而自榮。因此,踢毽子的活動更加廣泛,特別是青少年參加者更為普遍,當時就有這樣的童謠:「一個毽兒,踢兩半兒,打花鼓,繞花線兒,里踢外拐,八仙過海,九十九,一百。」說明踢毽子已經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民間踢毽愛好者更是用功苦練,以口傳身授的方法代代相傳。以北京為例,每遇城鄉廟會,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觀摩、比賽,培養新手,甚是熱鬧。

  • 少數民族毽球

毽球是侗族、苗族、水族同胞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手毽演變而來,手毽是各族人民在播種水稻時,扔接稻秧的一系列動作啟發下產生的,是侗族帶有社交性質的體育項目。 比賽場地長11.88米,寬6.1米,中間以球網相隔。比賽雙方各派三名選手出場。其技法以踢、觸為主,可用頭、腳及身體去接球,但不能用手臂去觸球。毽球打法類似於藤球、排球。毽球是用四支白色或彩色鵝翎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內、與下部毽墊連結而成。比賽採用三局兩勝制,得分方必須是發球方(第三局採取每球得分制),以先得15分者為勝一局。

毽子種類

  • 花毽

第一種是我們常見的傳統花毽。花毽的高度一般在12公分左右,多用火雞毛或鵰翎做毽身,塑料片做底座。因此,看起來更美觀一些,踢起來彈性也很好。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沒有太多限制,踢起來後上下翻飛,花樣動作全憑自己掌控,沒有特別高難度的動作,所以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

第二種是大毽子,這種毽子的毽身多用鵝毛製成,橡膠做底座,高約17—18公分左右。與傳統花毽不同的是,大毽子比較重,要求技巧性相對較強。如果是單人踢,就有100多種動作。但在大眾健身運動中,大毽子更適合多人一起運動,大家你踢一腳,我踢一腳,力度較大,但動作簡單,既能鍛煉腿部力量,又能提高身體的靈活性。

  • 毽球

還有一種毽子叫毽球,跟大毽子很像。毽球是用四根羽毛和橡膠底座製成的,羽毛多為鵝毛。毽球踢起來有隔網,像打羽毛球似的,一邊踢過網後,另一邊的人接住再踢過來。毽球競技性較強,多用於比賽和競技場上使用,可以是一對一比賽,也可以是二對二、三對三的比賽。另外,隨着踢毽運動的發展,還有一些毽子踢起來會發出音樂,還會發光,運動過程中增加了大家的樂趣。

毽球運動

  • 比賽

在設計毽球比賽時曾有原則為「羽毛球場地、排球規則、足球動作」,但在實際誕生後,最後一條並未落實,其基本動作酷似誕生於1964年的、流行於東南亞的 藤球。從發球、主要攻防動作和集體項目設定方面都與藤球十分接近。例如在進攻動作方面,毽球的兩種主要進攻動作「高腿踏毽」和「外擺腳背倒勾攻球」,就是藤球在上世紀60年代盛行的進攻動作。在防守動作方面,都允許進行跳起封網和以頭擊毽過網,也與藤球的規則完全相同。所以,在我國廣東省和山東省的毽球管理機構就都與藤球管理機構合二為一稱為「藤、毽協會」。

  • 花毽

花毽即花樣踢毽,是踢毽運動中的一種,分規定動作賽和自選動作賽兩項。規定動作有盤踢、磕踢、落、上頭、交踢6個套路,自選動作則由運動員即興發揮,花樣更繁難度更高。在競賽分類上,花毽屬於「競爭性比賽」,與毽球所屬的「對抗性比賽」屬於完全不同的競賽類型。

發展沿革

  • 鼎盛與衰落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湧現了一批全國聞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

的譚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國、陳鴻泰,河北的楊介人,浙江的謝叔安,河南的路錦城等等,數不勝數。踢毽技術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了提高,各種踢法豐富多彩,高難翻新的動作層出不窮,不同風格爭奇鬥勝,使觀者眼花繚亂,驚嘆不已。我國傳統的踢毽運動,日趨完善。

1928年月12月,在上海市舉辦「中華國貨展覽會」時,舉行了我國第一次踢毽子公開比賽,推動了這頂民族體育項目的發展。1933年3月26日。在南京市又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踢毽比賽,據當時的報紙報道:「報名參加者頗為踴躍,其中有河北的溥子衡、金幼申、(編著者註:溥子衡、金幼申系 北京人)、楊介人三人,對於踢毽子極有經驗,能踢之花式均有百餘種之多,觀者無不讚美。此外,有著名體育家及踢毽能手參加,屆時定有一番熱鬧也。「比賽結果:河北楊介人獲普通踢(盤踢)和花樣踢第一名;北京運動員溥子衡、金幼申並列普通踢和花樣踢第二名,三人所踢花樣都有百餘種之多,第四名踢的花樣有三十種,第五名踢的花樣有二十種。」在發獎會上, 楊介人、溥子衡、金幼申三人再次進行了表演,還拍了電影紀錄片。[2]

1933年10月舉行的全國體育運動會上,踢毽子同拳術、摔跤、彈弓、劍術等民間運動項目一起,又進行了比賽。上海運動員 周柱國、北京運動員溥子衡和金幼申分別獲普通踢的前三名,浙江運動員謝叔安獲第四名。上海運動員陳鴻泰獲特別踢(交踢、北京叫小毽股)第一名,上海運動員周柱國和北京運動員金幼申分別獲特別踢的第二、三名,第四名為河南運動員路錦城獲得。比賽後,北京運動員金幼申、溥子衡二人,還在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學、中學等單位進行了多場表演,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評。

  • 恢復與發展

但是,此後踢毽子運動衰落了,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項民族體育運動才逐漸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50年,北京市吸收了在街頭靠踢毽子糊口的藝人參加了雜技團,專設了踢毽子節目,並出國進行表演,受到了國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1963年,踢毽子同跳繩等,被列入國家提倡開展的體育活動,踢毽子運動還被編入了小學 體育教材。

1961年6月,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電影《飛毽》,介紹了踢毽的運動的歷史和踢法,推動了這一運動的發展。天津、上海、 保定、哈爾濱等地參加踢毽子的人越來越多。 上海電視台也形象地向廣大觀眾推薦踢毽運動,上海《 青年報》還組織了全市中學生「紅花懷」踢毽比賽,歷時兩個多月。

北方 冰城哈爾濱市,參加踢毽子的活動人數逐年增加,全市半數以上的中小學的大約三十五萬餘名中、小學生參加了比賽。1982年,哈市一三六中學初中三年級女生 王麗萍,用1小時28分多鐘,以5684個的優異成績獲得全市中、小學生踢毽子比賽的雙腳踢(盤踢)第一名。這個成績,遠遠超過了1933年10月,全國性體育運動會踢毽第一名4986個的成績。

在我國著名的「毽鄉」之一河北 承德,也出現了新氣象。家家有毽,人人善踢,逢年過節,更是熱鬧,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到踢毽的活動,為節日增添了特有的喜慶氣氛。

競賽規則

第一款 比賽隊由6人組成,上場隊員3人,其中隊長1人(左臂應佩帶明顯標誌)。比賽前,各隊應將參賽隊員(包括替補隊員)的姓名、號碼登記在記分表上。未登記的隊員不得參加比賽。

第二款 也可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增加單人、雙人毽球賽,規則與3人制大體相同,記分可採取直接得分法。

第三款 教練員和替補隊員應坐在指定的位置上。

相關事件

踢毽源於古時蹴鞠,與蹴鞠同宗、同源,是蹴鞠的一個分支。據文物考證,蹴鞠起源於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黃河流域,其原始形態為用腳在地面蹭蹴 石球相撞擊。西漢是比賽型蹴鞠和表演型蹴鞠成型之時,而六朝隋唐宋乃是蹴鞠盛行之年代。現代毽類運動包括毽球和花樣踢毽兩個項目,起步於二十世紀中期。

現代毽類運動從初興就得到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現代毽類運動得到迅速普及,廣泛開展於工廠、學校和機關事業單位當中。隨着毽類運動的蓬勃興旺,全國和地方性毽球組織相繼成立。與此同時,競賽體制基本完善,全國錦標賽、職工賽、學生賽、國際邀請賽等競賽制度相繼建立。進入九十年代,毽類運動又先後躋身於全國少數 民族運動會、全國農民運動會和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等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同時,毽類運動跨出國門走向世界,先後在亞歐美等多個國家開展起來,並成立了國際組織,建立了 世界錦標賽制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