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民勤小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民勤小曲

民勤小曲最初稱鎮番小曲,是流行甘肅省民勤城鄉曲牌體的漢族戲曲小劇種。其源於當地和從內蒙流傳而來的民歌「西調、二人台,後又與江、浙、山、陝等地漢族移民的俚曲小調相融合,在清之前期即已形成。

基本內容

中文名:民勤小曲

特點:西調、二人台

對應:江、浙、山、陝

地點:內蒙

簡要介紹

民勤小曲子,最初稱鎮番小曲。是流行甘肅省民勤城鄉的曲牌體地方小劇種。自清中葉起,民勤小曲即流傳至內蒙古臨河、磴口、阿拉善左右旗及新疆等地。

發展歷程

民勤小曲源於當地和從內蒙流傳而來的民歌「西調、二人台,後又與江、浙、山、陝等地移民的俚曲小調相融合,在清之前期即已形成。據《鎮番遣事歷鑒》載,清道光十一年,「二分溝胡兆庠是年創戲社,領五徒遊藝湖壩」。清同治間,民勤小曲進入興盛時期,職業性小曲戲班「容尤堂」,曾「遊藝於口外,凡歷三年乃歸。」 十五年,民勤東湖藝術人劉發傑組建秦和班,將民勤小曲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建國後,民勤小曲在音樂、表演、唱腔等方面經過挖掘整理、改進提高,曾多次參加省、地、縣會演。

詳細介紹

民勤小曲曲調豐富,有100多種,優美動聽。道白多用民勤方言,恢諧通欲,親切感人。表演帶有地蹦子社火特色,男角唱時蹦蹦跳跳,女角唱時搖搖擺擺。善用扇子、手帕等小道具做戲,人又稱「地蹦子」。角色行當最初僅有小生、小旦、小丑稱「三小戲」;迨清末發展為生、旦、淨、丑等行當俱全。服裝多因陋就簡,以生活服裝代用。但亦有一定規制:男角着長袍,外罩紅或蘭色短大襟棉襖,腰圍裙帶,頭戴「涼殼」或「纓帽」。官宦披各色繡袍,戴官帽。小生於白上衣之上套黑或蘭色背心。老旦圍裙,套青襖,梳劉海。正旦着紅或綠大襟襖,下着花裙,頭梳髻,別簪。富貴者插各色花,帶昭君裙,兩鬢插蝶翅白紙花。小旦一如正旦,惟腦後垂大辮。男角常執扇着帕,女角如之,兩手執着與男角相反。化妝簡單,無固定譜式,僅略施脂粉而已。民勤小曲戲劇目較多,僅藝人口傳即有五十多本,其中如《箍馬盆》、《麒麟送子》、《大保媒》、《打懶婆》、《二瓜子吆車》等為獨擅劇目。建國後挖掘、整理的劇目如《鬧書館》、《下四川》、《小姑賢》等至今仍在演出。新編劇目《周月月》對小曲劇本、音樂、表演、舞台美術諸方面做了有益探討。民勤小曲較有影響的班社,清代有胡兆庠戲社、陳友生容尤堂;民國有泰和社(後改演秦腔》等。名藝人先後有曹開興、高培閣、周玉文、田志書、陳生致等。

民勤小曲戲劇目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特有劇目多。僅現已搜集到的劇目,屬獨有劇本二十餘種,其中《二瓜子吆車》、《打懶婆》、《怕老婆頂燈》、《髒官告狀》等都是西北地區少有的劇目。尤其《二瓜子吆車》,與全國表現蘇三起解的劇目全然不同,《中國戲曲志》將其列為小曲戲中的代表作品。一是獨幕折戲多。傳統劇目除失傳的《鴛鴦譜》、《王祥臥冰》、《月光帶》等,幾乎全部是折戲,適於城鄉地攤演出,這也是小曲戲廣泛流傳的主要原因。三是賢良義士戲多。與宣揚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有關。民勤小曲戲的傳統劇目,分三種類型。一為小曲戲,二為二人台,三為彈詞。小曲戲有隻說不唱的,如《瞎子觀燈》;有隻唱不說的,如《鬧書館》;更多的則唱念做兼有。二人台多由二人彩唱,少有念白。有些曲目與小曲戲劇本無大差異,表演亦較相近,如《親家打架》、《轉親家》等。彈詞即長篇敘事民歌,語言淳樸,敘事性強,多不表演,僅為一二演員自彈(拉)自唱。有些間以白口,有些插進數板或韻句。縱橫觀之,彈詞當屬二人台的雛形,小曲戲則濫觴於二人台。

民勤小曲戲的音樂,是在民勤民歌與內蒙河套地區民歌的基礎上,吸收晉、陝、浙等地移民帶來的民間小調而成,屬於曲子牌連輟體制。眉戶劇傳入民勤後,因其音樂風格與小曲戲唱腔、曲式近似,故眉戶音樂很快被吸收入民勤小曲戲中,相互融合,豐富了小曲戲的表現力。至今,只有少數藝人還能分清哪些曲調是原來民勤小曲戲的,哪些是後來傳入的眉戶曲子,多數藝人和一般觀眾已很難辨別了。

藝人們把原小曲戲音樂稱「老調」,把眉戶劇音樂稱「新調」。民勤小曲戲的間奏音樂大部分沿用秦腔、眉戶的曲牌,如:八譜、紗帽翅、大開門、小開門等。也有一部分是根據民歌改編的,如:哭皇天、遊春、送大哥等。民勤小曲的演唱一般均用本噪(即真身),個別調如揚調、花腔等採用真、假結合的演唱方法。其中不少唱腔的結尾或中間部分採用「接聲」(即幫腔)的處理方式,有獨特之處。民勤小曲的樂隊伴奏分文武場面,文場樂器主要有大頭板胡(亦稱曲胡)、三弦、二胡、笛子、嗩吶等,主奏樂器為板胡與三弦;武場樂器主要有梆子、四頁瓦、飛子(碰鈴)等。小曲戲原來用的樂器很簡單,後來逐步豐富了起來。七十年代末,演出時增加了揚琴、嗩吶、板胡、鼓、小鑼、大鑼、鐃鈸、堂鼓、吊鑔等。

民勤小曲的表演,大都經過清唱、坐唱、彩唱等階段,才發展到地攤和舞台表演。民勤小曲早在明初設衛立縣之初,曲子就逐漸形成,到明代中葉,開始進入廟堂,成為娛神娛人的主要活動形式。當時稱小曲藝 人為唱家、彈家、拉家。一人演唱,十數人幫腔,氣氛十分熱烈。迄明末清初,小曲戲被搬上樂樓、戲台,演出有故事情節的小戲。清乾隆時,建立起多個以大廟命名的「小唱會」。道光時,「小唱會」為眾多的家班所代替,這些家班除隨社火隊在地攤「拉小場」演出外,主要以趕廟會唱會戲為主。清末民初,小曲戲尚能與秦腔以風攪雪的形式演出。進入民國,小曲戲不敵秦腔,基本被趕下舞台,重新回到地攤演出和社火隊中。曲子戲以唱為主與曲子戲劇本有直接關係。曲子戲本來就是說唱文學的一種,發展成戲以後,雖然改變了過去那種以第三人稱敘述的方法,但賓白和動作表演的比例,除個別戲外,仍然所占比重甚少。「一唱到底」的戲占有很大比例,這就給除唱以外的做、念、舞、打等表演手段的發展,造成了不少困難和限制。曲子戲的表演中,程式規範並不十分嚴格,相反,動作更多接近生活原型。武打戲幾等於無,個別幾處武戲如《楊八姐鬧館》,也只是比劃幾下而已。

民勤小曲戲的班社,見於載籍的班社為道光時胡兆庠的家班,同治間陳友生建立「容尤堂」,嘗赴新疆演唱,三年乃歸,有一定規模。後來,較有影響的戲班是民國初年建起的「德俊社」,該社主唱秦腔,但其前身「和盛社」卻演小曲。民國十四年,民勤小曲藝人劉國述在武威永和社班主李富貴支持下,請來名藝人王錠子、張汲三、陳來基當教練,招收李世德、黃根成等十餘名票友拜師學戲,戲裝部分從城隍行宮租賃,部分由民勤富商馬和盛經營的「和盛當」捐贈,故名為行宮和盛社,劉國盛自任班主。

後,原小曲班行宮和盛社演員李世德在原班基礎上,招收曹開世等青年藝徒,創辦「德俊社」,自任班主。民國十八年馬仲英屠民勤,部分藝人逃散。民國二十三年至建國前夕,與秦和社合班演出。民國二十七年,高台東樂藝人辛子平到該社,藝徒曹開世由武威學藝返鄉,兩人均有新戲獻演,使該社聲譽日隆。主要演員除李世德陳來基外,還有劉占奎毛壽山馬級三曹開世、陳元兒、楊生沛等。建國前夕,收入銳減,人戲稱「討吃班」,1951年解體。

民勤小曲戲的演出場地。起初只在地攤子演出。明末,縣中始有關廟戲台,因便漸入廟堂,成為敬神娛人的藝術品類。崇禎七年,孟良允聯山西客商於城內創建樂樓一座,置辦各類樂器多件,竣工日,演戲三天酬神。同年,財神廟戲台建成。到清代,戲台遍布全縣,較有名的有燈山樓戲台、火神廟戲台、東湖大廟戲台、雷台樂樓、龍王宮樂樓、蘇武廟戲台、槍桿嶺山娘娘廟戲台等。特別值得一是的是大關廟戲台。在縣城內東南隅,創建於明崇禎前,原名「樂台」。台在關廟內,與山門連一處,座南向北,面對大殿。系磚木結構,雙層臥脊飛檐,脊頂置鴟吻獸頭。該台採用「一梁八擔」的結構方式建成,外觀壯麗,氣象威嚴,可三面開放。台柱上刻有花卉圖案,窗扉精巧玲瓏。前邊一角缺一木刻金瓜,相傳為名藝人裴小生在此扮演《太湖城》中的孫武,打雷碗時打失。民國十年左右,廟內改修學校,戲台拆除。[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