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與應用
![]() |
《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與應用》,魏一鳴 等 著,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1]。
內容簡介
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IAM)是氣候經濟學前沿研究領域。IAM 通過整合經濟系統和氣候系統,實現在同一平台下直接比較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本和收益。《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與應用》在全面介紹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歷程、研究現狀和研究熱點、關鍵問題、典型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的基礎上,聚焦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CEEP-BIT)自主設計研發的中國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China’s climate change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C3IAM),系統描述其方法論和總體框架,逐一剖析各組成模塊的基本架構、核心方程以及典型應用示例,並對 C3IAM 不同模塊之間的耦合方式和社會經濟數據的處理進行專門說明。作為 C3IAM 模型的典型應用,研究提出全球氣候變化減緩策略與途徑。
目錄
前言
Preface
第1章氣候經濟學與綜合評估模型1
1.1全球氣候治理具有高度複雜性2
1.2氣候政策的有效設計需要兼顧經濟成本與收益3
1.3氣候經濟學的內涵6
1.4綜合評估模型是氣候經濟學的集中體現7
1.5本章小結8
第2章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發展歷程和現狀10
2.1概念的形成與發展11
2.2研究現狀11
2.3研究熱點及關鍵問題14
2.3.1不確定性14
2.3.2公平性14
2.3.3技術進步16
2.3.4減排機制17
2.4代表性的綜合評估模型18
2.4.1DICE/RICE20
2.4.2IMAGE22
2.4.3MESSAGE23
2.4.4GCAM23
2.4.5AIM23
2.4.6C3IAM24
2.5本章小結24
第3章建模方法25
3.1氣候變化綜合評估模型體系26
3.1.1C3IAM模型框架26
3.1.2宏觀經濟模塊C3IAM/EcOp26
3.1.3微觀經濟模塊C3IAM/GEEPA28
3.1.4氣候系統模塊C3IAM/Climate29
3.1.5土地利用模塊C3IAM/EcoLa29
3.2排放情景33
3.3本章小結34
第4章宏觀經濟模塊:EcOp36
4.1基本概念37
4.1.1合作與非合作動態博弈39
4.1.2數據來源41
4.1.3社會經濟發展情景設置45
4.2非合作博弈減排機制設計51
4.2.1自主減排機制設計51
4.2.2減排情景與求解算法53
4.2.3自主減排情景結果分析54
4.2.4敏感性分析58
4.3合作博弈減排機制設計63
4.3.1減排情景與求解算法64
4.3.2多種合作情景的對比分析65
4.3.3合作減排情景的效果分析67
4.4本章小結72
第5章微觀經濟模塊:GEEPA、MR.CEEPA73
5.1基本介紹74
5.1.1基本原理74
5.1.2生產子模塊74
5.1.3收入支出子模塊78
5.1.4外貿子模塊78
5.1.5投資子模塊78
5.1.6排放子模塊79
5.1.7宏觀閉合79
5.1.8市場出清80
5.1.9核心數據來源80
5.2國際貿易的經濟環境影響研究81
5.2.1情景設置82
5.2.2貿易摩擦的事後影響評估83
5.2.3貿易摩擦未來發展的影響預測90
5.2.4對氣候變化的影響94
5.2.5靈敏度分析95
5.3促進參與氣候減排的機制比較研究96
5.3.1情景設置97
5.3.2對碳排放的影響98
5.3.3對GDP的影響100
5.3.4對福利的影響103
5.3.5對就業的影響104
5.3.6靈敏性分析105
5.4本章小結107
第6章能源技術模塊:NET、GCOP108
6.1國家能源技術模型(C3IAM/NET)109
6.1.1C3IAM/NET模型介紹109
6.1.2C3IAM/NET模型體系110
6.1.3電力行業(NET-Power)模型116
6.1.4鋼鐵行業(NET-IS)模型118
6.1.5水泥行業(NET-Cement)模型119
6.1.6化工行業(NET-Chemical)模型119
6.1.7交通行業(NET-Transport)模型120
6.2全球CCUS源匯匹配優化模型(C3IAM/GCOP)121
6.2.1目標函數121
6.2.2模型約束122
6.3碳中和背景下中國碳排放路徑研究123
6.3.1情景設置123
6.3.2碳中和總體路徑125
6.3.3行業排放和減排責任126
6.4本章小結128
第7章氣候系統模塊:Climate129
7.1基本原理130
7.1.1地球系統模式130
7.1.2碳循環過程132
7.1.3氣候模型的簡化135
7.1.4簡化氣候模型整體框架136
7.1.5C3IAM/Climate模型框架139
7.2BCC-CSM模擬模型139
7.2.1平均態溫度模擬模型140
7.2.2波動態溫度模擬模型141
7.2.3未來溫度時空變化模擬141
7.3本章小結143
第8章氣候影響模塊:Loss144
8.1基本原理145
8.1.1宏觀經濟影響評估子模塊145
8.1.2農業影響評估子模塊146
8.1.3人體健康影響評估子模塊147
8.1.4極端事件影響評估子模塊148
8.2應用:未來氣候變化影響評估148
8.2.1宏觀經濟149
8.2.2農業151
8.2.3人體健康154
8.2.4極端事件156
8.3本章小結163
第9章土地利用模塊:EcoLa164
9.1基本原理165
9.1.1食物需求165
9.1.2土地生產活動生物物理參數165
9.1.3土地利用分配166
9.2全球土地利用變化格局分析171
9.2.1情景設置和主要數據來源171
9.2.2主要結果172
9.3本章小結175
第10章模型的耦合技術176
10.1雙向耦合方法177
10.1.1嵌入式耦合177
10.1.2交互式耦合178
10.2已有的耦合方式179
10.2.1DICE/RICE模型179
10.2.2IGSM模型179
10.2.3iESM模型181
10.2.4IMAGE模型184
10.3C3IAM耦合方法185
10.3.1地球系統模塊與經濟系統模塊實現嵌入式耦合186
10.3.2C3IAM/GEEPA與C3IAM/EcOp多維交互耦合187
10.3.3C3IAM/GEEPA與C3IAM/MR.CEEPA的多維交互耦合187
10.3.4C3IAM/GEEPA與C3IAM/NET的多維交互耦合188
10.3.5C3IAM/GEEPA與C3IAM/EcoLa的多維交互耦合189
10.4社會經濟數據的降尺度189
10.4.1基本原理189
10.4.2多源數據融合模型190
10.4.3模型精度檢驗193
10.5本章小結193
第11章碳定價政策評估:典型應用Ⅰ195
11.1碳定價背景下我國的電力定價改革策略研究196
11.1.1情景設置197
11.1.2放開電價使得全國邊際減排成本下降幅度更大198
11.1.3電價放開可有效促進各部門實施碳減排199
11.1.4分階段優先放開不同的部門電價管制能更好地保護經濟201
11.1.5放開電價使得碳定價政策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響加大202
11.1.6電價放開使得電力部門利潤損失加大而多數重點用電部門利潤增加203
11.1.7關於電力價格如何有序放開的政策建議206
11.2NDC目標約束下中國碳排放交易部門擴容策略研究207
11.2.1情景設置208
11.2.2NDC目標約束下擴容時間影響全國碳減排量209
11.2.3儘早擴容可減少宏觀經濟損失210
11.2.4擴容可促進已被納入部門的減排成本下降212
11.2.5更多部門納入碳市場能有效降低整體碳市場的邊際減排成本213
11.2.6擴容可以有效提升碳市場的活躍度213
11.2.7關於未來全國碳市場發展的政策建議215
11.3本章小結215
第12章全球氣候減緩策略:典型應用Ⅱ217
12.1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集體行動218
12.2構建「自我防護策略」以實現長期溫控目標219
12.3「自我防護策略」可避免巨額經濟損失221
12.4後巴黎時代締約方的經濟有效行動223
12.5「自我防護策略」下各國的成本收益分析226
12.6本章小結227
參考文獻228
附錄240
附錄1區域分類240
附錄2減排力度調整係數相對變化241
附錄3部門分類242
附錄4基準情景下的GDP、人口和環境排放243
後記249
參考文獻
- 移至 ↑ 公司簡介,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移至 ↑ 能源的分類及優劣分析,搜狐,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