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氣候災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氣候災害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氣候災害是指由氣候原因引起的自然災害,主要包括乾旱災害、洪澇災害、風災(包括颱風、狂風、風暴潮)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地沙漠化、沙塵暴、鹽鹼化、山體滑坡、泥石流、農作物生物災害等。

氣候災害的種類

氣候災害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低溫冷害。指農作物生長發育時期,實際氣溫比所要求的氣溫偏低(一般在0℃以上),引起作物生理機能破壞或生育期延遲,導致農業減產的現象。根據發生季節以及對不同作物的影響,分為3種:春季低溫冷害,多發生於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影響該地區早稻生產;秋季低溫冷害,亦發生於上述地區,影響晚稻生產;夏季低溫冷害,多發生於東北地區,影響該地區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生產。

(2)霜凍與凍害。指溫度劇烈降低(一般<0℃),引起農作物或牲畜死亡的現象。發生於作物尚未成熟或開始越冬及作物剛開始生長發育的初霜日及終霜日前後的凍害,稱為霜凍。當有霜出現時,稱為白霜;無霜出現時,稱為黑霜。有霜並非一定伴有霜凍。發生於冬季作物休眠期的凍害,稱為寒凍害。

(3)乾旱。指長時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氣乾燥,土壤缺水,河流、水庫乾涸,工農業用水發生困難的現象。

(4)澇災。指某時期降水量或融冰化雪量偏多,引起河流、湖泊、水庫水位上漲,農田、工礦用地等受淹的現象。

(5)乾熱風。指一種高溫、低濕,並伴有一定風力的災害性天氣,對處於生長發育期的農作物影響很大。

(6)風害。指風力超過一定強度(一般大於7級)所引起的破壞現象。如颱風,龍捲風,大氣中強烈的渦旋現象,空間範圍小,時間尺度短,但風力強,破壞力大;雷暴大風(颮線),一種範圍很窄、有強風並伴隨雷暴大風的對流性天氣帶。風沙,大量塵土沙粒被大風捲入空中,隨風在空中飄移,破壞地表層土壤,使空氣混濁,能見度急劇變壞的現象。

(7)冰雹。指直徑在5毫米以上的固體降水物。是一種以砸傷為主的氣候災害, 對工農業生產及生命財產都可造成重大損失。它局地性強, 季節性明顯 (多發生於夏季強對流雲中), 來勢急, 持續時間短, 破壞力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