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化不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氣化不利 |
病證名。又稱氣化無權。指由於陽氣不足,不能使體內生化機能暢旺,而致消化、吸收不良,影響氣、血、精、液等的化生和體液代謝產物的排除。狹義的常指由陽虛而引起水液代謝機能障礙,致痰飲內停,水濕不化,小便不利等症。其中,實證病多在腑,與膀胱、三焦有關;虛證病多在髒,與肺、脾、腎有關。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氣化不利
拼 音; qihuabuli
又 稱; 氣化無權
解 釋; 由於陽氣不足而致消化、吸收不良
概述
人體內各種精微物質的化生及其轉化。具體地說,是精、氣、血、津液等物質的化生和轉化以及精微物質轉化為功能與廢物的過程。由於這些變化都是在氣的運動下產生的,所以稱為氣化。氣化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促使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然後再化生成精、氣、血、津液等精微物質,而且這些物質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如津液轉化為血,精血互化等。另一方面指臟腑的某些功能活動,以及代謝產物的產生與排泄。如三焦氣化促進水液的輸布,尿液的產生與排泄是腎和膀胱氣化作用的結果。津液轉化為汗液,飲食物消化吸收後的殘渣轉化為糞便。
氣化貫穿於生命的始終,它以五臟為中心,六腑為輔助,擔負着人體內物質代謝及物質與功能間轉化的全過程。如果氣化作用失常,則影響整個物質代謝過程,造成各種病變。
如三焦氣化不利,水液代謝障礙,或出現水濕泛濫為水腫,或出現水濕停聚為痰飲。腎與膀胱氣化不利,尿液開闔失度,或開而不闔,出現尿頻、尿失禁、遺尿;或閉而不開,出現小便不利;尿有餘瀝,甚至癃閉。 治療的關鍵在於恢復氣化功能。臨床應針對不同病因,或助陽散寒,或化濕通陽,或滋陰清熱等。蒲公英、黃柏、知母、車前子、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利濕;丹參、丹皮、桃仁活血化瘀;巴戟天、淫羊藿、菟絲子、枸杞子補腎益精。全方共奏解毒、化瘀、利濕、補腎之效,氣機通利,氣化復常。[1]
參考文獻
- ↑ 中醫術語——氣化無權, 醫醫藥網 ,2010-10-20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