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氣泡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氣泡病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氣泡病就是養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過飽和而進入魚體栓塞在組織內的疾病。導致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過飽和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地下水含有過和氮氣,沒有經過充分曝氣,立即導入池中,或者是池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過多,經日光照射,產生大量氧氣使得溶氧過高。這些氣體一旦進入魚只組織中,會因栓塞位置的不同而引起各種症狀與病變,如呼吸困難,突眼、貧血,甚至死亡。氣泡病易發生於夏季高水溫期,死亡率一般低於5%,但急性病例可造成魚苗100%的死亡率。

由於水中某種氣體過飽和,魚的腸道出現氣泡,或體表、鰓上附着着許多小氣泡,使魚體上浮或遊動失去平衡,嚴重時可引起大量死亡,這種病主要危害魚苗,其原因:一是池塘中施放過多未經發酵的有機肥料,生肥在池塘底部分解放出很細小的甲烷和硫化氫的小氣泡,魚苗誤當食物吞入。氣泡在腸內積累較多時,加之硫化氫等對魚苗有毒,使魚體上浮,失去下沉的控制力。二是水體中某些氣體的含量達到過飽和而引起,如水中含氧量達14.4毫克/升,即飽和度為192%時,體長1厘米的魚苗便可發生氣泡病。水中的氮飽和度達到153%~161%時,也會產生氣泡病。病魚的腸道中有白色氣泡,或魚的體表、鰭條、鰓絲上附有較多的氣泡,魚體漂浮水面沉不下去。此病多發生在春末和夏初,魚苗和魚種都能發生此病,特別對魚苗的危害性較大,能引起魚苗大批死亡。用浮游植物異常增殖的水進行人工孵化時,剛孵出的魚苗常發生氣泡病。鯿魚對氧飽和度最敏感,草魚次之,鰱、鱅、鯉、鯽魚敏感性較差。魚塘中不施放未發酵肥料,要求全部施用發酵過的肥料。掌握投餌施肥量,不讓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人工孵化的水源不用浮游植物異常增殖的池塘水。在運輸魚苗的過程中,要注意水源的含氧量,勿進行急劇的送氧;用地下水時應先經過充分曝氣。魚池中發現氣泡病時應迅速注入清水。同時排出部分老化池水,病情輕的能在清水中排出氣泡,恢復正常;每畝用4~6kg的食鹽,向有氣泡病病魚的水面均勻潑灑,一般在數小時內便可見效果。

病因

過飽和的氮氣與氧氣是引起氣池病的主因,其他溶於水中的氣體尚有氫氣與二氧化碳等,但是含量較少,且二氧化碳進入血中之後多數會與鈣鹽等結合,因此不易形成氣泡阻塞血管。在台灣多數水產養殖的水源是地下水,若將地下水(尤其是深度超過90公尺)抽出後直接導入魚池中,而沒有經過減壓是曝氣處理,會使地下水中的氮氣迅速被釋出,進入魚體組織內而發病。這時地下水中含氮量不一定過飽和,而是因為沒有曝氣或減壓所造成。另外,有些地區的土壤就含有多量硝酸鹽化合物,使該地區之地下水就含有過飽和氮氣,以這種地下水為魚池水源也易引起氣泡病。 春季時,在自然情況下池水中也較易累積大量氮氣,這些氮氣的來源是水中有機物被分解成游離氨,之後轉換成硝酸,再經去硝化作用成亞硝酸,最後亞硝酸再被分解所產生(Warren,1981)。觀賞魚發生本病的原因大多是加壓幫浦的使用不當,送入過量的氣體入水中,使水中氣體達到飽和狀態而造成。

溶氧量過飽和常見於夏季高水溫期,再加上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太多,經日光照射下,這些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而產生本病。一般溶氧之飽和度高於125%被認為是有危險性(但不得低於70%),若高於300%則有致死性。

症狀

氣泡病的外觀症狀是在體表隆起大小不一之氣泡,常見於頭部皮膚(尤其是鰓蓋),眼球四周及角膜,對光檢查上述部位不難發現氣泡的存在。若氣泡蓄積在眼球內或眼球後方,會引起眼球腫脹,嚴重時可將眼球向外推擠而突出,所以本病亦為突眼症原因之一。若氣泡栓塞而鰓絲血管則會引起病魚呼吸困難,而浮游水面,可取病魚之鰓絲進行鰓壓片鏡檢,而鰓絲血管中很容易看到氣體栓子。急性病例(過飽和氣體壓力小於50mmHg到200mmHg之間)易發生於魚卵孵化期或魚苗期,病程往往只有幾分鐘,卻可造成100%死亡率。主要症狀為腹部膨大、突眼、鰓絲腫大及卵黃囊異常膨大,養殖業者發現時往往只見到腹部膨大已經死亡之魚苗。但是絕大多數病例屬於慢性(過飽和氣體壓力小於77mmHg,或氣體飽和度低於100%),死亡率低於5%,但是所產生的症狀與病變則較多與明顯。春節後,水淺、冰透明度好,水生植物多,春節前一直不缺氧的越冬池,一定要注重氧氣的過飽和,當水體溶氧量大於每毫升20毫克時,應向池中注水,以降低水中溶氧量,預防魚類氣泡病的發生。在沒有測氧條件的越冬池,只觀察水中各種生物活動情況也不易發現此病,往往死魚後才發現得了氣泡病。所以,要以防為主,一旦發現死魚,要立即注水,可起到應急效果。

流行情況

此病多發生在春末和夏初,魚苗和魚種都能發生此病,特別對魚苗的危害性較大,能引起魚苗大批死亡。用浮游植物異常增殖的水進行人工孵化時,剛孵出的魚苗常發生氣泡病。鯿魚對氧飽和度最敏感,草魚次之,鰱、鱅、鯉、鯽魚敏感性較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