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氯氰菊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氯氰菊酯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氯氰菊酯,又稱滅百可、安綠寶等,工業品為黃色至棕色粘稠固體,60℃時為粘稠液體。是一種殺蟲劑。

簡介

化學式:C22H19CL2NO3

分子量:416.32

性狀:工業品為黃色至棕色粘稠固體,60℃時為粘稠液體。

熔點:60-80℃

相對密度(水=1):1.1

蒸氣壓:20℃為2.3×107Pa

揮發度:對光穩定,溫度>220℃時緩慢重量損失,在弱酸中性條件下穩定,遇鹼分解,水解半衰期為1天。

溶解度:難溶於水,在醇、氯代烴類、酮類、環己烷、苯、二甲苯中溶解>450g/L。

閃點:80℃

油水分配係數: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6.3

危險性

加熱超過220℃,該物質分解生成氰化物氣體。

評價

急性毒性

屬中等毒類。大鼠經口LD50251mg/kg,經皮劑量達1600 mg/kg未見死亡,吸入LC50>0.048mg/ L,大鼠靜注6mg/kg;小鼠經口LD5082 mg/kg;兔經皮LD50>2400mg/kg。禽鳥口服LD50>2000mg/kg,魚高毒,對蜂蠶有巨毒。動物急性中毒表現為共濟失調,步態不穩,偶有震顫,存活者3天後恢復正常。本品對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

慢性毒性

以1600ppm的飼料餵大鼠3個月,在頭5周有步態異常等中毒症狀出現,自第6周起逐漸恢復。病理學檢查發現少數染毒動物坐骨神經軸突變形。慢性經口無作用劑量為5 mg/kg/d。,

誘變性

本品不是誘導劑,但是用大劑量的本品小 鼠腹腔60mg/kg/d(連續),小鼠經口56mg/kg/7d(連續),小鼠經皮2520mg/kg/7d(連續)可引起小鼠骨髓微核細胞短暫性增加。在人類、細菌和倉鼠細胞培養以及小鼠肝臟的誘導試驗陰性

致癌性

無明確的資料顯示本品有致癌作用。

致畸性

無致畸作用。大鼠以70 mg/kg/d餵飼、家兔以30 mg/kg/d餵飼後代無出生缺陷。另有報道大鼠(未報告途徑)(TDLo): 400 mg/kg(孕6-15 d)胚胎毒性;小鼠腹腔(TDLo):30mg/kg(雄1-4 d)影響精子形成。

體內轉歸

小鼠口服後,24 h後即有27-80%以膀胱代謝物N-(3-苯氧基苯甲酰)-牛磺酸的產物從尿中排出

吸入中毒

給予新鮮空氣,休息,並予以醫療護理。

皮膚接觸

脫掉污染衣服,沖洗,然後用水和肥皂洗皮膚。

眼接觸

首先用大量水沖洗幾分鐘(如方便取下隱型眼鏡),然後就醫。

攝食中毒

立即獲得醫療護理。[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