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水兵服是海軍士兵最有特色的服裝之一。世界上各國海軍服飾雖各有不同,但大致樣式相近,形成了一種「 國際流行範例」。特別是水兵服已基本形成國際慣用的樣式,通常為白、藍色,上衣為套頭式,有披肩,藍色的披肩和袖口上有數道白線;褲子在側面開口,褲口肥大。[1]
中文名稱:水兵服
解釋:title、水兵服
區別
跟軍隊水手服相比,還有一種水手服是較廣為人知的日本學生水手服。
水手校服是一種女生校服,所以一般是的配裙子穿的,有少數小學會有男裝的水手服。而海軍水手服是一種軍服,所以是配肥大的褲子穿的。
水手校服一般前面都有領結、領巾。但是作為航海的服裝。需要利索。所以沒有裝飾。
介紹
這種「範例」是由多年的海上生活實踐而來的。水兵經常在狹窄的艙室里進進出出,對服裝要求利索方便,所以上衣一般都是套頭式。套頭式上衣扎進褲腰裡,為得是避免上下舷梯、進出艙口時掛住衣服。在海洋中航行難免有人嘔吐,為了避免衣領刺激咽喉,減少嘔吐,水兵服的上衣都是無領式的。褲子側開口,是帆船時代為了爬桅杆時方便。褲口肥大主要考慮有三,一是可罩住靴子,防止水花濺入;二是沖洗甲板時便於撓起;三是下海救生脫退迅速,脫下的褲子紮緊褲口,充以空氣即是應急浮游氣袋。上衣的披肩,過去是用來做「墊肩」使用的,價值。關於披肩的來歷,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古代男子流行蓄長發,而水手們為了適應海上生活,喜歡將長發梳成辮子。誰知油光的辮梢常常弄髒水手的服裝,於是,他們便在自己的肩上披一塊方巾來保潔,以後逐步演變為水兵上衣款式的組成部分。通常為白藍相間的條紋衫,俗稱海軍衫,又稱海魂衫。海魂衫的寓意為廣闊的大海與藍天,水兵們穿上海魂衫更顯得精神抖擻。
變化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水兵服經歷過多次變化。50年代初期,水兵服的樣式為:夏裝上白下藍,有披肩、飄帶、胸章;冬服為全藍呢質。夏裝的披肩和袖口為藍色,上面各有三道白線。這樣的設計,一說是學蘇聯海軍的,另一說是海軍曾一度有過黃海、東海、南海三個艦隊的編制,三條白線代表三大艦隊,也表示人民海軍肩負守衛三大領海的任務。至於渤海,一說是當時未與黃海明確分開;另一說是當時蘇軍駐旅順,渤海防務多賴於他們。直到1955年實行軍銜制前後(同年蘇軍移交旅順防務,撤出旅順),海軍才在水兵服的披肩和袖口上各增加了一條白線,變成四道白線,並賦予它「人民海軍擔負保衛祖國渤、黃、東、南四大領海的光榮任務」的含義。這時的水兵服上下全為藍色,由佩帶胸章改為肩章。1965年6月,海軍水兵服被取消,水兵統一着灰色軍服。1974年5月,海軍恢復具有特色的水兵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人民海軍的水兵服更加漂亮和瀟灑。
海軍士官
- 今天海軍舟山艦士官王康換上水兵服。男初級士官將統一換着水兵服後原來的大檐帽、春秋常服停止使用。
總部《擴大海軍水兵服穿着範圍的通知》,海軍水兵服明年擴大穿着範圍,男初級士官將統一換着水兵服。原配發的海軍士官大檐帽、春秋常服、冬常服和長袖夏常服停止穿用。
- 水兵服擴大穿着範圍後,除現有男列兵、上等兵外,初級士官男下士、中士也將換着以黑飄帶、藍披肩為鮮明標誌的水兵服,更能彰顯人民海軍水兵的特色。
- 2007年我軍軍服改革之後,水兵服的穿着範圍為海軍男列兵、上等兵,穿着水兵服人員不到海軍官兵總數的1/5,艦艇部隊穿着水兵服人員比例更低。此次換裝旨在進一步突出海軍軍服特色,適應我海軍對外交流擴大、參加國際性活動任務增多的需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