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水利史研究所

水利史研究所,原名為國民政府水利委員會整理水利文獻委員會,是國內唯一從事水利史、災害史、水文化、水利社會學的專業研究所,擁有文物保護工程(水利類)勘測設計甲級資質。水利史研究所下設三個研究室:水文化與水利史研究室、信息與災害風險研究室、生態景觀與遺產保護規劃研究室。水利部江河水利志指導委員會秘書處掛靠本所,也是水利部江河水利志收藏館的代管單位。

目錄

基本情況

我國水利史研究起源於1936年,70多年間發展,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水利史研究中心,在水利文獻、水旱災害檔案、地方志和現代江河水利志資料等收藏方面,居國內外同類收藏的首位。近年,水利史的研究在災害機理、減災戰略與風險分析方面積極拓展;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研發水利遺產保護與生態、水環境修復相結合的實用技術[1]。在「十二五」期間,針對水利大發展的需求,研究重點方向是:水旱災害與災害史,水利戰略研究,區域水環境與水資源演變、水利史和水文化的基礎研究,水利遺產保護戰略等。

作為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唯一的水利史研究機構,水利史研究所為我國水利史研究工作,歷史水利文獻資料整理收藏工作,為我國水利建設、水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我國水利工作現代化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水利史研究所現有正式職工11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人,高級工程師3人,高級政工師1人,工程師3人,助理工程師2人;其中獲博士學位3人,碩士學位[2]6人。特聘專家2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高級工程師1人。在讀碩士1名。

1936年,「整理水利文獻委員會」的武同舉、趙世暹着手整編淮河黃河長江、運河河工檔案。1937年7月7日,由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整理水利委員會隨中央水利實驗處西遷重慶,更名為「整理水利文獻室」,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隨中央水利實驗處遷回南京。1956年值國家大學和科研院所調整之際,水利文獻室的全體成員和圖書遷往北京,進入新組建的北京水利水電研究院,更名為「水利史研究所」,1961年改為「水利史研究室」。1969年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撤銷時,研究室同時解散,但根據水利部的指示,在文革開始之際所有圖書資料封存得以完好保留下來。1978年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恢復後,「水利史研究室」隨之恢復。2001年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的科研機構調整,水利史研究室編入新成立的防洪減災所。2007年重新恢復水利史研究室,於2009年更名為水利史研究所。

水利史研究所收藏整理了大量的歷史水利文獻資料。擁有130000件清代故宮洪澇檔案及近2000年水旱災害文獻檔案的收藏,線裝書20000餘冊;水利專著500餘部;地方志(古代)2000多種,是水利史、災害及減災研究的重要信息源,約占全國總收藏量的70%。水利史研究室在水利古籍整編方面有60多年歷史,校注有《漕河圖志》、《治水筌蹄》、《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釋》以及《再續行水金鑒》等。這些歷史文獻資料在我國水利規劃、水利建設、科研,以及豐富治水思路和解決水利宏觀問題的研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近年來,在水利部、國家防辦、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水利史研究所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機構建設上,形成了以水利史與水文化研究、災害與信息和生態景觀與遺產保護規劃為主的機構設置形式;在人才培養上,形成了老、中、青三代階梯式的研究隊伍;在教學上,形成了碩士、博士博士後教育為一體的教學單位;在科研方面,已有多項成果成為當代水利建設的借鑑,其中「中國歷史大洪水研究」、「中國重大自然災害與減災對策」以及「中國水旱災害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外有多個科研項目獲省部級獎勵。

視頻

水利史研究所 相關視頻

靈渠 中國古代水利史
水利史研究所80周年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