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風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水洞風景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東35公里的太子河畔,是四、五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1]
目錄
地理位置
本溪水洞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位於距本溪市26公里的東部山區太子河畔,東經124度5分,北緯40度18分,洞內分水、旱二洞。本溪水洞洞口座南面北,洞口高16米,寬25米,呈半月形,上端刻有薄一波手書「本溪水洞」四個大字。進洞口是一座高、寬各20多米,氣勢磅礴,可容納千人的「迎客廳」。大廳向右,有旱洞長300米,洞穴高低錯落,洞中有洞,曲折迷離,各有洞天,洞頂和岩壁鐘乳石多沿裂隙成群發育,呈現各式物象,不假修鑿,自然成趣,宛若龍宮仙境。古井、龍潭、百步池等諸多的景觀,令遊人遐想聯翩,流連忘返。洞盡頭是一泓清潭,深不見底,水氣襲來,令人淒神寒骨。[2]
景區特色
本溪水洞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山、廟後山六個景區組成,沿太子河呈帶狀分布,總面積四十四點七二平方公里。 風景名勝區以本溪水洞為主體,融山、水、洞、泉、湖、 古人類文化遺址於一體。 本溪水洞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 現開發地下暗河長三千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 洞頂和岩壁鐘乳石發育較好,千姿百態,泉水溫攝氏四十四度,日流量四百噸,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廟後山古文化遺址, 是中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對研究遼東古人類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價值。
本溪水洞洞口座南面北,呈半月形,上端刻有薄一波手書「本溪水洞」四個大字。進洞口是一座高、寬各20多米,氣勢磅礴,可容納千人的「迎客廳」。大廳向右,有旱洞長300米,洞穴高低錯落,洞中有洞,曲折迷離;古井、龍潭、百步池等諸多的景觀,令遊人遐想聯翩,流連忘返。大廳正面,是通往水洞的碼頭,千餘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幽靜別致的「港灣」,燈光所及,水中遊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從護岸石階拾級而下,通過長廊從碼頭上船,即可暢遊水洞。
大廳正面,是通往水洞的碼頭,千餘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幽靜別致的「港灣」,燈光所及,水中遊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從護岸石階拾級而下,通過長廊從碼頭上船,即可暢遊水洞。水洞全長5800米,現已開發2800米,面積3.6萬平方米,空間40餘萬立方米,最開闊處高38米,寬70米。大廳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碼頭可同時停泊遊船40艘,泛舟則可暢遊水洞,欣賞水洞之大、水洞之長、水洞之深、飛瀑之美,然後,你不得不驚嘆:"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此一洞天"。
景點介紹
旱洞
長300米,洞穴高低錯落,洞中有洞,曲折迷離,各有洞天,洞頂和岩壁鐘乳石多沿裂隙成群發育,呈現各式物象,不假修鑿,自然成趣,宛若龍宮仙境。古井、龍潭、百步池等諸多的景觀,令遊人遐想聯翩,流連忘返。左側為一處"港灣",燈光所及,洞中物象,一一倒懸水中。洞盡頭是一泓清潭,深不見底,水氣襲來,令人淒神寒骨。現利用旱洞獨特的資源,經人工改造成為古生物宮,採用先進的聲、光、電技術,再現了古生物的進化演變過程,是遊覽和科普教育的最佳景觀。
水洞
通往水洞的碼頭,千餘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幽靜別致的「港灣」,燈光所及,水中遊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從護岸石階拾級而下,通過長廊從碼頭上船,即可暢遊水洞。水洞全長5800米,現已開發2800米,面積3.6萬平方米,空間40餘萬立方米,最開闊處高38米,寬70米。大廳正面有1000多平方米的水面,有碼頭可同時停泊遊船40艘,泛舟則可暢遊水洞,欣賞水洞之大、水洞之長、水洞之深、飛瀑之美,然後,你不得不驚嘆:"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此一洞天"。
洞內空氣通暢,水流終年不竭,每晝夜流量1.4萬噸,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7米,洞內恆溫12℃.河道曲折婉蜒,河水清澈見底,洞內分 「三峽」、 「七宮」、 「九彎」,故名「九曲銀河」。水域沿洞體展開,縱深達2.3公里,而且時闊時狹,迂迴曲折,洞內鐘乳石、石筍與石柱多從裂隙攢擁而出,不假雕飾即形成各種物象。這些物象光怪陸離,極具觀賞性。 從碼頭乘遊艇向里行,可依次欣賞飛泉迎客、寶瓶口、海潮、寶蓮燈、群猴、福壽星、玉米塔、寶鼎、仙丹石、龍角岩、劍群、麒麟岩、瀑布、獨角犀、春筍、垂幕、三塔、斜塔、玉象、倚天長劍、孔雀岩、雪山等奇景。它們維妙維肖,形象逼真。特別是玉米塔、玉象和雪山三景,更是名實相符,幾可亂真。銀河兩岸鍾乳林立,石筍如畫,千姿百態,光怪陸離,洞頂空窿鍾乳高懸,晶瑩斑斕,神趣盎然,沿河景點達100餘處,千姿百態, 各具特色,泛舟其中,如臨仙境,這是水與石渾然天成的神秘洞穴,是迄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長可乘船遊覽的地下暗河。
太子河皮筏漂流
流經水洞的太子河是遊人駐足嬉戲的天然樂園,被喻為「東北第一漂」的太子河漂流險中求奇、奇中求新,沿途山環水繞,清霧流雲、空濛奇幻,充滿了冒險和刺激.現正準備將漂流延長至溫泉,總里程14公里, 飽覽兩岸風光,讓您盡觀兩岸「芳草青青,落英繽紛」,「阡陌縱橫,雞犬相聞」如入桃園。
本溪地質博物館
本溪地質博物館坐落在本溪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水洞景區內,是本溪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溪地質博物館於2006年開始建設,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向大家展示地球誕生46億年來主要的地質變化及類型特點,館中陳列了遼寧本溪國家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蹟、史前地質遺蹟,國寶級珍貴標本30餘件、珍稀標本3300餘件。館內地質藏品數量大,精品多,科學內涵豐富並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極高的觀賞價值及科普價值,成為本溪又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地球科學廳 本館共分為5個展廳。
地球科學廳
主要介紹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包括地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地球的內部結構和表層的面貌。
生命進化廳
了解了地球的早期演變,我們進入生命進化廳。
礦產資源廳
本溪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上有搖錢樹,地下有聚寶盆,本溪境內礦藏資源已發現百餘種,這些礦產資源為本溪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地質遺蹟廳
本溪地質資源具有典型性、珍稀性、科學性、多樣性和可觀賞性的特點,僅地理教科書以本溪命名的就有十四處之多。2005年8月,本溪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的審核,正式成為國家地質公園,整座城市成為國家地質公園,這在我國是非常罕見的。整個園區規劃面積218.2平方公里,包括本溪水洞、平頂山、五女山三大園區,21個景區,30個景點,包括了本溪所有的地質遺蹟、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多功能廳和綜合廳
主要播放恐龍時代的生活習性和滅亡過程。
幽谷鳥語生態園景區
幽谷鳥語生態園景區座落在本溪水洞西側,與本溪水洞本為一體。洞在山中,園在山上。生態園樹木蓊鬱,品種繁多,有核桃揪、樺樹、松樹、柞樹、冷杉槐樹5個資源保護區,素有遼東樹木博物館之稱。山中4公里步道蜿蜒曲折,20餘處景點賞心悅目。石佛、石龍坡、天書壁、不老松、獅峰山、駱駝嶺、七星場、仙人聽風、峰涌蓮花、連心鎖、覽勝台等多處景點讓遊人流連忘返。清新的空氣合有豐富的負氧離子,如同走進天然氧吧,是運動健身,回歸自然,體驗自然的好地方。
鐵剎山景區
鐵剎山景區,又名九頂鐵剎山,為東北道教發祥地。在本溪市溪田鐵路南甸子車站西南,延袤數十里。太子湖環流在山的北面,八盤嶺拱衛着南面。有元始頂、真武頂、靈寶頂、玉皇頂、太上頂和錦繡頂諸峰,宛如列笏朝天。最高峰海拔700米。有詩讚其山勢景觀云:「高如削玉夜生寒」、「低看雲樹有千層」。峭壁上有清代早期摩崖,刻有「一覽群山小」、「別有天地非人間」等大字。登山有盤道,拐七十幾道大彎,才達主峰。山上有雲光、日光、天冠、天橋等岩洞。以雲光洞為最有名。洞內石龍、石虎等大批景物,皆天然奇景,惟妙惟肖,稱為八寶,因名八寶雲光洞。明崇禎三年郭守真隱居雲光洞,後在此收度弟子,被稱為關東道教始祖。
廟後山景區
廟後山景區,古文化遺址等就有12處,有我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早期洞穴遺址,對研究遼東古人類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價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