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浴寺石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浴寺石窟,位於中國河北省邯鄲市邯鄲市峰峰礦區,石刻時間為南北朝至明代時期,隔鳳凰台和天宮峰與北響堂寺東西相峙,因規模比南、北響堂寺小,又叫小響堂。1982年被評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景點簡介

沿着青石砌成的九十九台階盤旋而上,到處是蒼松翠柏,嶙嶙怪石。水浴寺石窟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窟,在西側坐北朝南低矮崖壁上開鑿有兩個石窟,開鑿年代為北齊武平五年(574年)(西窟)和北宋初年(東窟);二是寺,在石窟東側的山坳里,三面環山,背風向陽,地勢平坦。這裡殿堂廟宇,紅牆黃瓦,碑刻石幢,台階山門,依次錯落排列。

水浴寺的寺名是什麼意思呢?一是據寺內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碑記載:「茲寺在太行山之麓,群巒疊嶂,環倚左右,下有細泉一眼,泠泠澗中,誠梵隱之幽棲、禪林之上乘也……」故稱水浴寺。二是傳說在正殿西側突兀而起的斷崖上,有臉盆大的泉眼,泉水叮咚作響,清澈甘甜無比;只要是天氣晴朗的清晨,這裡就會晨霧瀰漫,水珠四射,整個寺院若隱若現,宛如仙境一般;再看殿堂廟宇,石窟經幢,靈塔摩崖出沒於雲沐水浴之中,籠罩在陽光與淨水交織的薄帳下,泉水滌盪了污穢濁物,洗浴了人間紅塵。三是由於寺中瀰漫着水汽空氣濕度大,除正午外,早晨傍晚,總是濕淋淋的,像被細雨淋過一般,因此當地方圓十幾里地的人也把該寺叫水淋寺[2]

主要景點

在水浴寺西側的低矮斷崖上,開鑿有東西兩個石窟,即西窟和東窟。

東窟開鑿的年代比西窟晚的多,規模也小的多。窟內有三壁造像,北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西壁是一佛二弟子,東壁是一佛一菩薩。其雕刻的技法和人物面部表情以及體態動作反應的內心世界,精細程度可與響堂寺石窟相媲美。

在東窟西側約八米處,是水浴寺石窟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較為完整的西石窟。該窟正中雕有通窟頂的長方形塔柱,繞柱可轉走,形成「隧道」,當地人也叫轉角殿。窟內所有壁面和塔柱的各個面上均雕刻有大小不一的佛像,俗稱「萬佛洞」,其神態千姿百態,躍躍欲動,呼之欲出。

在西窟東壁面上有「武平五年甲歲十月戊子朔明威將軍陸景、張元妃敬造定廣佛並三童子願三界群見前福口者托蔭花中俱時值佛」的銘刻,西窟前壁刻有「昭玄大統定禪師」供養僧的題刻銘文。據《隋書·百官志》載:「北齊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文宣帝詔置『昭玄大統』,以沙門法『大統』,令史員置50餘人,所統僧尼400餘萬。」可見「昭玄大統」為北齊最高僧官。「張元妃」(明威將軍陸景的妻子,西窟開鑿的發起人和組織者,是該寺的第一任主持和供養僧之一)。壁刻「昭玄大統」說明水浴寺石窟的開鑿年代為北齊武平五年(574年)之前。後歷經唐、宋的續刻而逐漸完成。

在西窟的東西兩側雕刻有兩處摩崖造像:東區摩崖造像展現了釋迦牟尼佛祖從出生到涅 ,以及悟道後的一組生動的人生故事;西區摩崖為釋迦牟尼佛祖到各地講佛傳經的畫面。兩區造像豐富,雕藝精美。

視頻

水浴寺石窟 相關視頻

升級改造中的北響堂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