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玻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水玻璃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名詞解釋

水玻璃(水玻璃)一般指硅酸鈉

硅酸鈉,俗稱泡花鹼,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Na2O·nSiO2,其水溶液俗稱水玻璃,是一種礦黏合劑。其化學式為Na2O·nSiO2,它是一種可溶性的無機硅酸鹽,具有廣泛的用途。

分類

按照物態可分為液態硅酸鈉和固態硅酸鈉兩大類。

液態硅酸鈉

液態Na2O·nSiO2是根據石英砂與鹼的不同比例及鹼的不同種類加以區分的,外觀呈現粘稠液體,不同牌號顏色有明顯差異,從無色變化到灰黑。有①中性Na2O·nSiO2、②鹼性Na2O·nSiO2、③弱鹼性Na2O·nSiO2、④複合Na2O·nSiO2。

固態硅酸鈉

固態Na2O·nSiO2是一種中間產品,外觀大多呈現淡藍色。干法澆鑄成型的Na2O·nSiO2為塊狀且透明,濕法水淬成型的Na2O·nSiO2為顆粒狀,轉化成液體Na2O·nSiO2才能使用。常見的Na2O·nSiO2固體產品有:①塊狀固體、②粉狀固體、③速溶硅酸鈉、④零水偏硅酸鈉、⑤五水偏硅酸鈉、⑥原硅酸鈉。

用途

硅酸鈉的用途

硅酸鈉是制皂工業中最有價值的填料,將硅酸鈉摻入到洗衣皂中可緩衝洗衣皂的鹼性,減少洗衣皂在水中的損耗,並可增強洗滌能力和防止肥皂酸敗。

硅酸鈉在合成洗滌劑中起助洗、防腐、穩定泡沫的作用。

可用作造紙的填料。

用於製造硅凝膠、硅膠。

用作鑄造工業中粘結劑,粘接砂和黏土,製作成人們需要的各種各樣的鑄型和型芯。

水玻璃的用途

水玻璃塗在金屬表面會形成鹼金屬硅酸鹽及SiO2凝膠薄膜,使金屬免受外界酸、鹼等的腐蝕。

用作粘結劑來粘結玻璃、陶瓷、石棉、木材、膠合板等。

用於製造耐火材料、白炭黑、耐酸水泥。

在紡織工業用作漿料、浸漬劑,在紡織物染色和壓花紋時用作固染劑和媒染劑,以及用於絲綢織物加重。

在皮革生產中加入水玻璃,它的分散的膠體SiO2用於生產軟皮革。

在食品工業可用於保存蛋類,防止微生物進入蛋殼空隙造成變質。

在製糖工業,水玻璃可以脫除糖液中的色素和樹脂質。

生產方法

硅酸鈉有干法、濕法兩種生產工藝。干法又包括碳酸鈉法、元明粉(硫酸鈉)法、氯化鈉法;濕法以液體純鹼和石英砂為原料,加溫、加壓反應後得到液體產品。

方法

說明 干法

碳酸鈉法

根據所需產品的模數要求,將純鹼(Na2CO3) 和粒徑0.180~0.250mm(60~80目)的石英砂 (SiO2)按比例混合均勻送入馬蹄焰窯爐,在1450~1500℃下熔融,高溫熔融產物從窯爐出料口流出,通過模子上面的輥子壓製成塊或者水淬成顆粒。

元明粉(又稱硫酸鈉、無水芒硝)法

原料包括硫酸鈉(無水芒硝)、碳粉、石英砂,生產過程和碳酸鈉法相同,不同的是爐內採用負壓操作,在窯後抽風。 氯化鈉法

以氯化鈉(NaCl)和石英砂為原料,將石英砂和氯化鈉混合均勻並熔融,通入蒸汽,反應得到硅酸鈉和鹽酸。此法反應速度較慢,一般工廠均不採用。

濕法

將液體氫氧化鈉和石英砂按適當比例混合加入壓熱釜內,用蒸汽加熱並進行攪拌,使之直接反應而成液體硅酸鈉,經過濾、濃縮製得成品水玻璃。濕法只能生產模數小於2.5的產品,難以生產高模數的產品,而且反應速度慢,從而限制了此法的應用。我國採用濕法生產液態硅酸鈉僅占全國總產量的5%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