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縣第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永吉縣第三中學是一所中學,位於加工製造業比較發達,汽車與石化、農產品加工為三大支柱產業的吉林。
校園諮詢
崢嶸歲月,師恩難忘:永吉三中(現吉林三中),一個夢開始的地方····
公元1955年9月1日,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必將永載教育界的史冊。這一天,在歷史悠久的烏拉古城,我們的永吉縣第三中學誕生了。
永吉三中的首任校長由時任永吉縣縣長付連升兼任,副校長王錦儒主持全面工作[1]。
當時的校舍,只是十餘座青磚古瓦的三合院,師資力量就只有二十多名教師,卻要承擔五百多名的初一學生的教育工作,能發展到今天,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奇蹟!
創校之旅,註定是不平凡的
1956年9月,學校增設高中班,將永吉一中、永吉二中的高中學生併入,成為永吉縣第一所完全中學。
1957年8月,因原縣辦的永吉師範搬遷占校,永吉三中遷入現址,並存在至今。同年,學校設黨支部,朴秉珠任書記,王錦儒任校長。
1958年7月,學校第一屆初中學生畢業。
1959年7月,學校第一屆高中學生畢業。李永和同學考入清華大學。
1960年7月至1962年7月,三屆高考均取得可喜成績,其中董世堂、翟萬金考入清華大學,高汗奎考入北京大學,游德元、王平安考入北京師範大學。
1962年9月,高中部併入永吉十中,學校成為獨立初中,同年設永吉縣青少年業餘體校。
1963年至1966年,中考連續取得好成績,升學率達90%以上。
1966年5月至1967年12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全校停課。
1968年3月,軍宣隊、工宣隊入住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主任為趙亞純。同年年底,全校學生同時畢業,加入上山下鄉運動之中。
1969年至1970年,學校重新招生,學制為兩年,複課鬧革命。
1971年至1974年7月,學校為獨立高中,拆除舊校舍,新建四棟能夠容納24個教學班的新校舍,兩棟能夠容納500人食宿的食堂、宿舍,同時創辦校辦工廠——永吉縣松江砂輪廠。
1974年8月至1977年,烏拉街初中併入,永吉三中恢復為完全中學。學校開門辦學,各類適應社會需求的職業班應運而生,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勞動人才。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學校重新步入正軌,調整師資,新建理化實驗室[2]一棟。
1978年,學校恢復三、三制辦學模式,自此,每年都有大批初、高中畢業生升入上級學校,高考升學率在永吉縣始終名列前茅。
參考文獻
- ↑ 黨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_學校校長負責制、教職工聘任制實施細則,愛揚教育網,2019-08-17
- ↑ 「理化生實驗室」應該如何設計,豆丁網,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