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縣圖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永德縣圖書館成立於1984年,前身為民國22年(1933)創立的民眾教育館,1956年後由縣文化館兼設,幾經發展建設,現館建築面積1千平方米,館藏圖書98463冊,其中:圖書56262冊(件)、報刊37245冊、少兒讀物2616冊、古籍898冊、視聽文獻1442冊(件)。館內設有服務窗口7個,分別是圖書外借室、報刊閱覽室、地方文獻資料室、兒童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圖書流動服務室、讀者服務活動室。館辦活動有圖書收藏、地方文獻收集、圖書採購、分編整理、外借、閱覽、電子閱覽服務。
基本介紹
永德縣圖書館成立於1984年,前身為民國22年(1933)創立的民眾教育館,1956年後由縣文化館兼設,幾經發展建設,現館建築面積1千平方米。
1993年以來,永德縣圖書館先後被評為「全省先進圖書館」、「臨滄地區先進集體」,曾獲 「公共圖書館發展成果宣傳活動獎」 、「縣級文明單位稱號」。1999年10月,首次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三級圖書館」,並在後來開展全國第三、第四及第五次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1]中,再次被命名為「國家三級圖書館」。
永德縣圖書館現有館長楊體聰主持日工作,現有工作人員5人。圖書館始終堅持 「以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服務宗旨,為讀者提供免費開放,文獻信息諮詢服務、政府信息服務、文獻展覽服務,舉辦各種培訓班、櫥窗宣傳圖、送書下鄉等服務,讓圖書館成為地方文化宣傳的中心平台。
展廳展館
館內設有服務窗口7個,分別是圖書外借室、報刊閱覽室、地方文獻資料室、兒童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圖書流動服務室、讀者服務活動室。館辦活動有圖書收藏、地方文獻收集、圖書採購、分編整理、外借、閱覽、電子閱覽服務。
館藏實力
館藏圖書98463冊,其中:圖書56262冊(件)、報刊37245冊、少兒讀物2616冊、古籍898冊、視聽文獻[2]1442冊(件)。
歷史沿革
永德縣圖書閱覽服務始於1933年1月(民國22年),附設在原鎮康縣(今永德縣)民眾教育館內,倡導人為當時的縣長納汝珍,首任館長楊在富。開辦經費主要靠民間募捐,當時的募捐者現知的有:楊應甲、楊應朝、魯效周、李有升等各募捐票洋一千元以上。當時館裡曾有國內、省內出版的部分書刊和《四庫備要》、《萬有文庫》等多種藏書。抗日戰爭期間,軍隊進駐鎮康,民眾教育館業務中斷。1949年,共革盟之亂,館藏大部分損失。1950年2月14日,國民黨當局呈報:「民眾教育館僅餘古書822冊。」同年4月,永德縣人民政府成立並接收所有殘存圖書。建國後圖書閱覽長期由縣文化館統籌,在文化館內兼設圖書室,開辦圖書閱覽服務工作,有文化館館長畢光廷主持工作,有專職人員3人,館藏圖書逐年有增。文革期間,文化館受到衝擊,大量圖書作為不健康讀物被封存,(名為封存,實際多數被造反派劫走,)館藏圖書損失藏重。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圖書閱覽工作,於1984年7月正式成立永德圖書館。由劉芝芹副館長主持工作,有專職人員4人,館舍面積146平方米,館藏圖書34429冊。當時由於館舍狹窄,許多圖書無從上架,閱覽及借閱服務都很有限,特別是1988年「11.6」地震後,館舍嚴重受損成危房,原來就無法上架的許多圖書出現了霉變蟲蛀等現象。後來,縣委政府根據臨抗指[90]19號文及永抗辦[90]4號文《關於下達(一九九0年恢復重建家園第一批計劃)的通知》,於1992年主管部門向國家申請到了32萬元資金,新建了800平方米的圖書館綜合樓。2002年,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到10萬元資金對圖書館進行擴建,目前圖書館館舍面積已達1千平方米,由楊體聰館長主持日常工作。
視頻
永德縣圖書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乾貨|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的五大方向和六大重點,搜狐,2017-07-07
- ↑ 乾貨|關於文獻的那些事,搜狐,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