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興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興橋

圖片來自搜狗圖片
位置    深圳市沙井街道新橋社區

時代    

登錄    1984年9月6日

永興橋,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市沙井街道新橋社區,為深圳市的一個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公布時間為1984年9月6日。

永興橋的歷史年代為清代。

概述

康熙年間監生曾橋川建,日久傾頹。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武生曾大雄、欽賜翰林曾聯魁、貢生曾騰光、曾應中等倡捐重建」……這說的就是永興橋。永興橋位於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社區,是第四批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永興橋是一座典型的石拱橋,橋長五十餘米,三孔橋洞,五米高。橋身全用花崗岩條石砌成,樸實大方,結構嚴謹,造型美觀,望板上浮雕龍鳳圖案各一組和橋頭望柱圓雕生動的獅子。據清嘉慶新安縣誌》載:「永興橋在新橋之西,鎖前溪而跨兩岸,當往來要衝,東接黃松崗烏石諸路,西連雲林茅州諸……橋孔有三,上列欄杆,工程浩繁,頗為堅固。雖歷經滄桑,而依然完好如故。」

永興橋東岸為古清平墟,清平墟是當時直至清末民初松崗、石岩、公明、沙井、福永等地的商品交易和集散地,其後逐漸式微,現在只保存了古街一條,數間商鋪。一座被當地人稱作「當鋪」的炮樓式民居仍然屹立在永興橋的南側。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機械化加工稻穀(碾米機廠)在新橋落戶,因為糧食加工廠頗具規模,上世紀50年代連廣安當鋪都成了糧倉,上世紀70年代專門建了新橋糧倉,新橋糧倉由並排兩座圓形倉庫及辦公房組成,是近現代重要文跡及代表性建築,為原寶安縣四大糧食中心之一,現也成了寶安區文物保護單位。

永興橋下的新橋河與茅洲河匯合注入珠江,橋頭原有碼頭和文昌塔,與永興橋交相輝映,頗為壯觀。這些留存的古蹟,見證着新橋曾氏一族在此創業的歷史。1984年,永興橋公布為第四批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其後又再次修葺。

從永興橋的記載上得知,康熙年間此地原來也有一座橋,據說是木質結構的,後在乾隆五十年建成了石橋,歷史上該橋東接黃松崗、烏石岩諸路,西連雲林、茅洲諸墟,曾對這一帶的交通和經濟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如今是深圳現存惟一的古代橋樑,是古代深圳人民智慧和技藝的結晶。 [1]

參考文獻

  1. 永興橋 智慧和技藝的結晶,深圳保安網,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