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遠的龐老師(郭永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遠的龐老師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永遠的龐老師》中國當代作家郭永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永遠的龐老師

慈祥而可敬的龐瑞琳老師離開我們兩月有餘,但在我的意識中,她還活着,活得很精神,風采依然。每與朋友閒聊,總有些東西觸及我敏感的神經,她的音容笑貌、一舉一動,是那樣清晰、鮮活。

(一)

炎熱的酷暑侵入天水每個角落之時,正值暑假。去年如此、今年依然,只是今年,我像一隻無頭的蒼蠅,缺失了方向,茫然無措,如何才能度過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時光呢?我尋思着。

去年春天,龐老師正在籌備編輯《蘇蕙文化研究文集》,把《織錦台》上發表過的關於蘇蕙的論文、詩歌、散文和劇本收集起來,既是對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工作一次高度的總結,同時便於每個會員和研究者查閱的詳實資料。但老人畢竟七十多歲了,加之家裡還有臥床多年的丈夫需要靜心伺候,時間精力都不夠。我正好高三學生畢業,提前進入假期。於是老人就把編輯整理的工作安排於我,我欣然答應。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無尚的榮光,因為我是研究會的會員。

蘇蕙研究會成立四年,困難重重。沒資金、缺資料、且沒有一個專業研究者,只是憑着大家共同的愛好,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艱辛,這點研究會的人每一個人無不清楚。在這樣艱難的情形之下,老人不僅熱情,更是出於對天水歷史文化責任。每一本會刊,除了固定的蘇蕙欄目外,親自列出一單子:某個朝代天水出現的名人和發生的事,具體安排給每個會員去挖掘,並用散文的筆法使淹沒在歷史長河的風雲往事,呈現在讀者眼前,讓讀者愛不釋手,從中了解了許多歷史上的天水。至編《文集》時已出刊九冊,箇中的辛酸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

我答應老人後,才發現這是一項多麼艱難的工作,雖然老人已經從編排的體例,樣稿打印,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具體實施起來,難度還是很大。整整兩個月,炎熱的暑天,忙得人不亦樂乎。不知什麼原因,每期《織錦台》的電子版不在了,所選文章,都是從《織錦台》雜誌上掃描出來的,錯別字太多,我校對時,手頭不僅有九本《織錦台》,還有《現代漢語大辭典》、《古漢語詞典》,其中一些文章是從別的資料書籍中選來的,資料書籍如我市著名學者王耀先生的《才女蘇蕙》、華東師大著名教授丁勝源、周漢芳夫婦編著的《回文集》等。對照原文(原文裡本來就有錯別字),把錯別字逐一改正。

最為麻煩的是所選取的《回文集》的文章,很長,原文是繁體字,在掃描時,電腦難以甄別,錯別字更多。好在上大學時《古代漢語》《古代文學》《古代文學作品選》都使用的是繁體字,學習積累不少,但是電腦雖智能化,卻不講道理,掃描出來的字與原文對照,很搞笑,也是在疲勞中偶爾放鬆一下,可解乏氣。問題是有些繁體字根本沒見過,還要轉化成我們現在使用的簡化字,這就難度大了,一會翻字典,一會百度,一會打電話給龐老師、李子偉、王耀等老前輩,生怕弄出大笑話。

花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我比上班時還勤奮,用「廢寢忘食」和「夜以繼日」來形容,再恰當不過。辛苦是辛苦,但樂在其中,從中學習了不少東西,還是很值得的。這期間尊敬的龐老師兩三天就打來電話詢問進度和困難,有時有些東西我吃不准,去她家討教,一坐就是一個下午。她不顧家裡的事,幫我分析蘇蕙故事的來龍去脈,或對有些文章所持的觀點討論的比室外的太陽還熱火。她總是不急不忙,等我把自己的見解說完後,才逐字逐句地分析講解,那麼厚的一本書,幾乎每篇文章都是她定奪的。我很佩服她的才學和智慧,總有足夠的理由選定賞析的文章。

後一個月,我幾乎泡在打印部,龐老師也是。而且她每天十點左右就來了,有時提點早點,有時提點水果,這讓我很感動,猶如我的父母。有一天下午三點多她來了,一進門看到我大汗淋漓的樣子,(那個打印部臨街西房,下午太陽直射屋內,很熱,加之喝了好多茶水)很心疼地說:「永鋒,這本書辛苦你了,我們研究會沒錢,不然給你發點補助。」這我是知道的,有一年,研究會陷入困境,龐老師實在沒辦法,打電話給省政協退休的周宜興老人,求他幫忙解決研究會的困難。周老通過一定的關係,給研究會解決辦公和《織錦台》費用五萬元。從那年開始《織錦台》由原來每年兩期變成三期。

《蘇蕙文化研究文集》從第一次樣稿到終稿,共出十次,每次都是一次煎熬,起初是改錯別字,修改病句、還有一些與歷史不符的觀點等,後幾次是修改板式,字體插圖,封面設計等,每一次我修改完畢,龐老師都要細細過一遍,把不理想的地方勾畫出來,指導我怎樣做到最好。「百鍊成鋼」,我可以用這個成語對《文集》的精美出版做總結,還是對我人生的啟迪。通過這本書的編輯,我從心底里不僅仰視龐老師淵博的知識,高超的寫作能力和技巧,更由衷感謝她老人家對工作對事業孜孜不倦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龐老師走了,饋贈給我的不僅是做事的認真態度,更是一種價值和意義。我將繼承她老人家的這種不畏困難、知難而進的拼搏精神,在文學的道路上、也在人生的道路上發奮前行。

(二)

一定是我吃苦耐勞不夠,意志不夠堅強,無福盡情享受和老人家在一起的快樂日子,讓我緊跟她好好學習,老天狠心把我們分隔陰陽兩界,讓人慾哭無淚。這成了我今生最大的痛苦和遺憾了。

因熱愛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龐老師有個宏偉設想,打算把天水的古巷、古建築和相關的天水名人寫成一本書。這項工作在三年前已開始籌劃了。前年的冬天,她的採訪開始了,每次採訪,電話通知我,我和愛人陪着她。開始幾次,龐老師做筆記極為認真,我對天水的過去了解甚少,每次去,如聽天書,沉浸在故事的熱鬧里。等出門後老人家一改平日溫和的態度,狠狠批評我,採訪就必須做筆記,要學會撲捉每一點細節和信息,必須要有嚴謹的態度。本來我的性格很隨意,多年養成懶散的習慣,我很感喟。我的寫作本來是半路出家,才起步,想寫就寫幾句,不寫時半年都不動筆,而且對歷史文化之類的東西,感到很麻煩。

批評完,給我詳實地講她寫小說《苦太陽》和報告文學《幽靈飄蕩的洮河》時採訪的經歷,譬如《苦太陽》採訪時,去過夾邊溝,站在淒淒的秋風裡,感受那些知識分子的苦難經歷。每打聽到一位倖存者,背上干膜,徒步走幾十里路,這樣的情景不知多少回。即使見到,但那些倖存老人,不愛提起那些傷心往事,拒絕她的採訪。有時一連幾次,都被拒之門外。她深感做一件事的困難,難的不是經濟的困頓,身體的疲憊,是被人不理解甚至嘲笑的苦衷,她哭過、孤獨過,但沒有放棄過。

此後每次採訪,我都會認真聆聽並做好筆記。她教導我,對一個你認為的寫作點,必須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發問,然後找資料印證,從中梳理出符合歷史的事實來。舉個例子吧,就馮國瑞家的老宅大門,我們去過三次,聽過馮梅西(曾孫)、梅西的愛人,還有梅西的父親馮念曾(孫)和馮宸(侄)等人的解說。我和好多參觀者一樣,看到的大門似乎跟天水老宅的大門一樣,都是垂花門,其實有很大的差別,差別就在有別於天水獨特的明清建築風格,卻蘊含京城建築的元素。馮老先生在北京清華上過學,喜歡京城建築格調,因此在修建大門時親自設計,學習借鑑異地文化,可見馮老先生聰明吸收先進的文化能力。所以就一個大門成了龐老師的眼中寶,成為天水建築文化的一道靚麗的風景。再比如,我們採訪哈瑞老宅時,哈惟璋先生詳細介紹老宅的特色。他家是回族,翰林公哈瑞吸收漢民族的文化,他是天水最早的實業家,有七個兒子,分別修建七個院落,完全可以修建的如同大觀園那樣,布局整齊,但卻七個院落是北斗星的布局,富有特色,所蘊含的文化,是一般人所能懂的。而且門窗的雕花,更有說辭,琴棋書畫、梅蘭竹菊,還有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濟濟一堂,真是回漢文化融合,中外並駕齊驅。

特別是去年暑假,在編輯《蘇蕙文化研究文集》的同時,不顧酷暑,帶病(我知道那段時間看過幾回大夫),走過五六條巷道,採訪過七八個古稀老人。

她曾自豪地說:中央電視台《邊疆萬里行》欄目組來天水,是她領着記者走訪天水古巷,每到一處,她就介紹古巷命名的緣由,出過什麼人物,發生過什麼事。當她們走過伏羲城時,介紹伏羲爺的先天八卦,把複雜的宇宙萬物創設在一個太極圖裡,這是任何一個民族所不能超越的,這是天水人的驕傲。走過務農巷時,介紹蘇蕙的《回文璇璣圖》,這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文化。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很是吃驚:「我們走訪全國好多好多城市,沒想到天水一座小城,卻蘊涵如此豐富的文化底蘊,看來天水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不是浪得虛名。」

也許正是這次中央電視台的記者感嘆,觸動了龐老師,或許她真的熱愛生她養她的這片土地,開始籌劃天水古巷古建築的寫作打算,把我作為她的學生帶在身邊,雖然沒有給我具體的寫作安排,但我意識到我有了使命感!

天不假年,龐老師走了,有誰還能像您一樣關心我、指導我、幫助我呢?

(三)

也許是緣分,其實一開始我不是蘇蕙文化研究會會員,我愛人是。

大約三年前深秋吧,研究會開完會,齊聚「片片香」肉夾饃店AA制會餐,龐老師讓愛人打電話叫我一起吃飯,愛人打了幾次電話,我都找理由拒絕了,原因是我不熟悉研究會的各位老師,後來能昌海和郭柏林又分別打來電話,盛情難卻,大家如此熱情,再推辭就顯得沒禮貌了。等我到店,首先看到一位清瘦的老人,精神矍鑠,滿臉笑容,我認出她就是愛人多次說過的龐老師,天水市著名的女作家。沒有一點大作家的架子,很親切,忙招呼我坐下吃飯,我怕生的緊張鬆弛了許多。飯局中間,我給她老人家敬酒,無意說出一句讓我與老人結緣的話。「我可以做您的學生嗎?」旁邊的郭柏林和能昌海誇獎我,極力鼓勵龐老師收下這個徒弟,讓我加入研究會。老人欣然答應,從此我就成蘇蕙文化研究會會員了。

龐老師雖然答應了,但還得考驗一番,元旦左右,研究會開會安排下一期的《織錦台》寫作內容,給我命題《麥積之戀》,要求去寫馮國瑞推介麥積山的情結。這可難壞了我,我對馮先生了解甚少,麥積山雖然去過幾次,但對石窟塑像藝術,簡直就是盲區。第一次安排寫作任務,我不敢因為不懂而推辭,只好硬着頭皮答應了。老人看出我的窘態,鼓勵我先查資料,了解麥積山石窟和馮先生。但是資料總是斷斷續續的,了解很片面,形成不了一個完整形象。何況這類文章原來沒寫過,落筆也極不自然,龐老師為了幫助我,主動聯繫了馮先生侄兒,年逾八十高齡的馮宸。第一次帶我去採訪矍鑠而健談的老人,老人一下午講述了馮國瑞先生一生坎坷離奇的故事, 讓我充滿無限的敬意,暗下決心竭盡全力寫好此文。

臘月二十三,已是小年,古城洋溢着春節歡樂的氛圍,家家戶戶忙碌着年節的盛典, 我邀請龐老師一起去麥積山指導我,她欣然答應,天公作美,溫暖的太陽驅除嚴冬的寒冷。山上遊玩的人極少,對照《東方微笑》的介紹,我們一窟一窟欣賞。龐老師興致極高,不停地講解。讓我系統而零距離地接觸了石窟藝術,收穫頗豐,感受良多。而已夕陽在山,冬天的白晝很短,說黑就黑,五六個小時一晃而過,我們匆匆下山。跟我同名的朋友閆永鋒再三打來電話,在麥積一家餐館給我們定好了飯菜。他也和我一樣很敬仰龐老師,能認識龐老師很高興。龐老師逝去,他寫詩表達了悼念之情。

文章寫好了,已是正月十六,我把打印稿送去,老人還沒來得及招呼我們,就戴上老花鏡,拿起鉛筆,逐字逐句看起來,我在旁邊心裡直打鼓,不知符合老人家的要求不?書房裡很靜,看到老人瘦削的身子,花白的頭髮,極認真的樣子,心裡涌動難以名狀的感動。是對馮先生敬重還是對文化的敬重?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老人看了足足半個小時,然後坐起來,摘下眼鏡,沉思一會,臉上露出了笑容,我心裡的一塊石頭也落下,踏實了許多。我等待着老人的評價,可是她卻慢悠悠起來給我倒水沏茶,從裡屋取來幾顆碩大紅潤的蘋果,擺放在我的眼前,不停地招呼我喝水吃蘋果。「功底不錯,駕馭材料的能力強,還需細化一些情結,不錯不錯!」 然後指出幾個地方,說稍加修改方可刊用。

回家的路上,興奮之情難以言表,寫作了十來年,第一次得到大家的指點,倍受鼓舞!

跟龐老師在一起的時光,何其快樂。

蘭州書店的閱覽購書,徽縣嘉陵金色銀杏葉飛舞的欣喜,兩當雲坪霜染秋色的火紅沉醉,寶雞蘇坊鎮蘇武墓的回眸,天水石門通仙橋的暢想,李子園林海深處山歌傾情演唱,藉口放牛溝兀立山巔的舉目,我深深感受到老人熱愛自然、用心生活的激情和態度。她尊重文化、熱愛文學,身體力行,潛移默化了我們。讓我們懂得了認真生活,活出自信、活出精彩、活出價值,才能讓人生了無遺憾。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 [1]

作者簡介

郭永鋒: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天水市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