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四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剿滅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的總稱,漢四郡對朝鮮半島北部有很大的影響力。

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直到公元2年才向西遷到吉林的東部,東漢以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麗(今遼寧新賓)。統治夫余、高句麗(非高麗,高句麗與高麗有250年以上年代差距,高麗乃後世新羅人頂高句麗名號而已,詳見高句麗詞條)等族。

魏晉時期皆保留了樂浪郡和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出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並為魏晉所承繼。[1]

簡介

漢四郡是漢武帝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設立的四個郡的總稱,分別為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

其中,玄菟郡設於前107年,其他三郡設於前108年。四郡並存的情況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到前82年,真番、臨屯二郡與玄菟郡的南部地區被劃入樂浪郡,玄菟郡的治所仍然在夫租縣。公元2年,樂浪郡的東部和南部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從夫租縣向西遷至吉林的東部高句驪縣。之後的東漢、魏晉皆保留了樂浪郡與玄菟郡。

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析出樂浪郡南部都尉(原真番郡轄地)設立帶方郡,並為魏、西晉所承繼。

魏晉時期,高句麗攻樂浪郡,據有樂浪、帶方二郡的張統因不堪長期孤軍與高句麗、百濟作戰而率千餘家遷到遼西投靠慕容廆。慕容廆後為其在遼西僑置樂浪郡(《資治通鑑》卷八八,建興元年條)。

隨著樂浪郡在遼西僑置,管轄朝鮮半島的漢四郡滅亡。而原真番郡轄地帶方郡由於成為中原王朝的飛地,受到了孤立,4世紀時和樂浪故地一起成為了高句麗與百濟國爭霸的場所。

設置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派兵由水、陸兩路進攻,滅亡盤踞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衛氏朝鮮。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統一其舊域後,在那裡劃分地方行政區域,設置了樂浪郡(約在今朝鮮平安南道,治所朝鮮縣城是故衛氏朝鮮都城王險城,位於今平壤大同江南岸)、玄菟郡(約在今朝鮮咸鏡道)、真番郡(約在朝鮮黃海道、京畿道各一部)、臨屯郡(約在今朝鮮江原道),史稱「漢四郡」。四郡其下各轄若干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很顯然,「漢四郡」的設置,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直轄管理,納入了漢帝國的直轄管理統治範圍。

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直到公元2年才向西遷到吉林的東部,東漢以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驪縣(今遼寧新賓)。

東漢、魏、晉時期,樂浪郡、玄菟郡的區域和郡治不斷變化。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康管轄樂浪郡地區,將樂浪南部分割出來,設立帶方郡。

此外。在漢魏之時的朝鮮半島南部,居住着韓種的三支,馬韓、辰韓、弁韓。史載馬韓有五十四國總十餘萬戶。辰韓、弁韓各有二十國。共七十八國。共計為二十萬戶,約近百萬人。

歷史淵源

從朝鮮半島的歷史來講,從箕子朝鮮到衛滿朝鮮,大概相當於商周時代到西漢武帝時期,它們的建立者和統治階層大部分來自中國中原地區。因此從箕子朝鮮到衛滿朝鮮,都作為中國邊疆諸侯國與中原政權形成一種隸屬關係。漢武帝剿滅衛滿朝鮮後,正式在朝鮮半島漢江以北地區置郡進行中央直轄管理統治,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漢四郡」。

在整個漢至西晉時期,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一直是中國中原政權的郡縣直轄管理統治,在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富有影響力的樂浪文化。

呂思勉先生的《白話本國史》提到了半島漢江名字的由來。原文是:……漢江是漢武帝滅(衛滿)朝鮮後把其地分置四郡的南界,因為這條江是漢朝的南界……。

漢朝在朝鮮北部地區進行「郡縣」統治,一方面形成了漢與朝鮮半島的經濟文化交流。而部分中原上層人士則移民到該地。當時不僅有漢人官吏到四郡去任職,更有很多富商大賈與農民前往經商、墾荒,朝鮮四郡已為一派漢文化景象。這一點從考古發掘也可證明。近年來,在漢四郡地區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漢朝的官印和各種質地不同、形狀各異的器皿,考古學家將這種文化現象稱作「樂浪文化」,其實也就是漢文化。

「樂浪文化」的考古發現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地處今朝鮮平壤市樂浪區土城南面,總數達2000餘座的樂浪墓葬群。這些外形多為方台形封土的墳丘墓,是中國周、漢時期墓葬的普遍形狀。其墓葬結構主要有木槨墓和磚室墓兩種,其具體造法、式樣,乃至細微到磚上花紋,都與中國的中原漢墓沒有差異。墓中隨葬品非常豐富,為清一色的漢文化特色。樂浪墓葬群可以被看作是朝鮮北部受漢文化強烈影響的一個具體見證。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漢文化的影響決不僅僅局限於「漢四郡」所在的朝鮮北方地區,它對於半島南部地區同樣具有影響。早在公元前109年,也就是漢武帝出兵衛氏朝鮮前夕,南部馬韓目支部落就曾派遣使者赴漢地朝覲漢武帝,只是由於朝鮮王右渠的阻擾而沒有實現。「漢四郡」設置後,南部馬韓王及部落酋長開始與漢朝樂浪郡保持往來。南部有一些部落,甚至就是北朝鮮穢人南遷後,與南方三韓人雜居而形成的移民社會。從出土文物可知,當時的漢四郡文化已經影響到三韓王國最南端的濟州島等地。

控制權歸屬

高句麗縣是中國的直管縣(地方縣政權),本身高句麗縣就是一個多民族的縣(地方縣政權),其主體就是中國東北的一些民族,包括漢族、穢族、扶餘等等

1.朝鮮(萁子朝鮮,衛滿朝鮮,非後世之朝鮮)建立者為箕子,箕子是商朝貴族,帶領部分族人東遷至半島北部。

2.箕子朝鮮被衛滿朝鮮所滅,而衛滿是燕國將領,故而衛滿朝鮮可視為地方政權的「改朝換代」。

3.衛滿朝鮮被漢朝所滅,地區被漢朝吞併,建立「漢四郡」,此事件可以視為中央政府對朝鮮半島從羈縻管理到直接直轄管理統治的轉折點。

前燕慕容氏是最後一次給高句麗以巨創的封建政權。公元342年冬慕容皝毀高句麗丸都城,但是中央政府陷入混亂,並不能恢復中國漢朝之後對朝鮮半島北部的直接直轄管理控制,只好接受高句麗的臣服。《資治通鑑》卷97載故國原王在前燕伐高句麗的次年「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貢珍異以千數」。迫於前燕軍事壓力,高句麗遷都到平壤。

371年,當時的百濟世子近仇首王率3萬軍隊拿下樂浪並處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百濟短期獲得樂浪地區。高句麗好太王和長壽王兩代多次大敗百濟,百濟勢力被逐出了樂浪郡。公元427年前後,百濟繼續爭奪樂浪、帶方兩郡的控制權。

視頻

漢四郡 相關視頻

公元前108年,西漢滅衛滿朝鮮設立漢四郡
韓國人說漢服是他們的,那我想問問他們還記得漢四郡是誰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