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朝:享受封爵的后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朝:享受封爵的后妃,後宮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漢朝后妃畫像


秦朝將皇帝的母親尊為皇太后,祖母尊為太皇太后,皇帝的正妻稱為皇后。這些稱號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


到了漢朝,除了沿用秦朝創立的稱號外,還發展了后妃制度,將妃子嚴格劃分為十四個等級,並有各自的爵位,享受食俸。這十四個等級中的前三個分別是:昭儀,視同於丞相,爵位相當於諸侯王;婕妤,視同於上卿,爵位相當於列侯;娥,視同於中二千石,爵位相當於關內侯。還有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等職位,各自有自己的俸祿。這在古代是不多見的。


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提倡節儉,裁減六宮人數,後宮只設皇后和貴人。俸祿也大大減少,貴人的俸祿不過數十斛粟。其下又設了美人、宮人、采女三種職位,但沒有爵位,只是按時賞賜,聊為補給。


後宮的妃子們每天的核心任務,便是想方設法討皇帝的歡心。不得寵的希望受到皇帝的寵幸;受寵的希望能為皇帝生下皇子,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最好皇子還能被立為皇儲,這樣未來後宮的權力都盡在自己掌握之中。複雜的政治鬥爭是每個人都難以逃避的,漢景帝時王奪寵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文帝在位時,薄太后將自己的侄孫女薄氏嫁給太子劉啟為妃,以求鞏固薄氏家族在朝廷中的帝位。劉啟雖不樂意,但也不敢違抗祖母的意願。他完婚後,便開始在民間選美,填充太子的宮殿。有兩位女子通過這一渠道進入太子宮中,並在未來的皇宮內上演了一幕爭儲的鬧劇。


這兩位女子,一位是栗姬,一位叫王。


栗姬運氣很好,一入宮即受到劉啟的寵幸,很快為劉啟生下長子。得寵後,栗姬目空一切,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薄妃雖然一直沒有生育,但秉性敦厚善良,不把栗姬的所作所為放在心裡。但王看在眼裡,恨在心上。表面上,王裝作謙遜溫良,和別人一團和氣,心裡卻巴不得劉啟趕快把寵愛轉給自己,讓栗姬趕快失寵。但王只生了三個女兒,沒能生出兒子,在這方面比不過栗姬。


想來想去,王向劉啟推薦自己的妹妹王息。她將妹妹誇成天仙下凡,讓劉啟心裡痒痒,趕快派人把王息接到宮中。果然,劉啟對王息非常滿意,寵愛有加。同時,劉啟也認為王「賢德不妒」,越發看重王的品德。


王息得寵後,一連生下四個兒子,地位不可動搖。王借着妹妹的風頭,也着實風光了一把。然而,世事難料,王息生下第四個兒子後,不久就去世了,王只好再度獨自面對後宮的爭鬥。


這些年,鋒芒畢露的栗姬一直離間劉啟和薄妃的關係,企圖取代薄妃的地位。但薄太后在世,劉啟又一直對祖母恭敬有加,自然不敢廢掉太后選的正妃。於是,劉啟即位時,依然冊立薄妃為皇后。但在栗姬的挑撥下,劉啟和薄皇后的關係已經極為淡漠了。


薄皇后嫁給劉啟十六年,始終未能生養一男半女。於是,公元前155年,登基已經六年的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長子劉榮為太子。讓栗姬更為高興的是,第二年,薄太皇太后撒手人寰。她仿佛看見景帝順理成章地廢掉薄皇后,立自己為後宮之主。然而,薄皇后生性溫良,得到了竇太后的保護,栗姬仍然不能遂願。


就在栗姬為了皇后的地位絞盡腦汁時,王再次捲入這場爭鬥。不同的是,她已經生下了皇子劉徹,這是景帝即位後的第一個兒子。何況,王早就有賢良淑德的名聲在外,懷孕時又夢見太陽從口裡落入腹中,這一切都讓景帝高興得不得了。如今,王只想冷眼旁觀,待栗姬把薄皇后整倒之後,她再出手。


廢皇后只有一個障礙,便是竇太后。雖然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竇太后最寵愛的是小兒子梁王。她總逼着景帝立梁王為皇太弟,將來繼承皇位。景帝雖然極力反對,也不好在母親面前發作,於是他重重賞賜梁王,不斷增加梁王的封地,讓梁王的起居也更有排場,和皇帝不相上下。竇太后心裡稍稍平復,也就懶得再管兒子的家務事。這樣,失去了婆母庇護的薄皇后如同一根孤獨的葦草,很容易就被廢黜了。


栗姬得意至極,並已經以皇后的身份公然自居。她沒想到的是,自己張揚暴躁、沉不住氣的性格最終葬送了自己和兒子的前途。


竇太后有一個貼心的女兒館陶長公主,和景帝關係特別好,又懂得如何討太后歡心,在皇宮裡是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她眼看栗姬將被立為皇后,便前去為自己的女兒阿嬌提親,希望能成為未來皇帝的岳母,鞏固自己的地位。www.gs5000.cn


不料,她去找栗姬說及此事時,竟然被栗姬刻薄地挖苦了一頓。栗姬本來就不喜歡館陶長公主,如今自己兒子已是太子,自己又要成為皇后,更看不起長公主了。長公主滿腔怒氣無處發泄,於是來到王宮中,對着王倒苦水。


王是個冰雪聰明的人,馬上說:「阿嬌那麼可愛,要是給我做兒媳婦,我喜歡還來不及。栗夫人是要做皇后的人,她有什麼心思我們也猜不到,您還是不要到處去說,免得惹來麻煩。」


長公主想,栗姬還沒當上皇后就這麼跋扈,如果真的掌握了大權,更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了。還不如和王結親,扶植王的兒子劉徹做太子。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自然與王一拍即合。


館陶長公主打定主意,便去找景帝,添油加醋地說了一番栗姬的壞話,並提醒他,栗姬脾氣暴躁,做事極端,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呂后。景帝雖然不敢全部相信,卻也有這方面的擔憂。於是,景帝來到栗姬宮中,感嘆自己身體不好,如果有一天駕鶴西去,希望栗姬能擔當起照顧後宮嬪妃和兒女們的責任。栗姬果然沒有頭腦。她平時對其他嬪妃恨之入骨,絕不會答應照顧她們。她非但沒有對景帝表示關心和安慰,反而和他大吵一架,用極端污穢的言語咒罵其他嬪妃,還罵了景帝。景帝生氣地拂袖而去。


過了一段時間,王又巧妙地說服大行官(掌管禮儀的官員),讓他上書景帝,催促景帝立栗姬為皇后。不出王所料,景帝勃然大怒,斬了大行官不說,還遷怒於栗姬,廢黜了太子。栗姬突然失勢,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病倒了。


王卻在暗地裡偷笑,她的計劃越來越順利。長公主為了讓劉徹成為太子,經常在景帝面前美言,拚命稱讚劉徹的各種好處。景帝想起王懷孕時的異夢,總覺得這個兒子有繼承大統的徵兆。但劉徹排行最小,要想立他為太子,除非他的母親是皇后。


公元前162年,王如願以償地成為皇后。十二天後,七歲的劉徹被冊立為太子,並在九年後即位成為漢武帝。而曾距離皇后寶座那麼近的栗姬,卻因為急病交加,吐血身亡。


參考資料 

  1. 漢朝:享受封爵的后妃 中國歷史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