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神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漢語神學 |
中文名: 漢語神學 類 型: 專業用語 隸 屬: 學者群體 內 容: 有興趣以至崇尚基督信仰 |
狹義的漢語神學]則是指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在中國大陸湧現的對基督教研究有興趣以至崇尚基督信仰的學者群體,他們立足於人文社會學界而專注於基督信仰的研究,發展出有別於教會傳統的漢語神學。其中以劉小楓提出的芻議最為人關注討論。從「[[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倡導的狹義漢語神學強調此新神學不是中國神學的全部,只是中國神學眾多形態之一。狹義漢語神學的處境是中國大陸人文學界,它研究內容和生存空間都是以大陸人文學界為依歸。[1]
廣義
廣義的漢語神學由何光滬教授提出,不論撰者的國籍或地域,凡以漢語為敘述載體的基督宗教學術論文或著作,一律統稱為漢語神學。其中作者的生存經驗和文化資源逐構成其神學的獨特元素。神學在這裡則專指基督教神學。由此而言,漢語神學可遠至唐朝景教算起,包含一切由古代和現代漢語所寫成有關基督信仰的著作。第一批漢語神學的作品可以推算至一千三百多年前由敘利亞人景教長老阿羅本以漢語撰成的景教碑文典。 狹義「漢語神學」的生存形態與中國教會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提出的「本色神學」,以及隨後在不同華人地區提出的「華人神學」、「處境神學」、「本土神學」、「鄉土神學」等都有明顯的不同,甚至在與東亞地區同樣深受中國儒佛影響的日本和韓國所提出的「水牛神學」或「民眾神學」進行比較時,也有明顯的迥異之處,其中至為關鍵是上述所有不同類型的神學都是來自相關地域的「教會群體」。 通常論及神學,中西方的教會神學家無論開放或保守都強調神學必須來自教會,為了教會和服務社會。但狹義漢語神學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它來自中國人文學界,為了中國人文學界,在面向人文學界的同時,也面向教會和社會。由於這種特徵,狹義漢語神學的關注點、發展過程以及議題,必然與西方神學傳統存在着顯著的差異。 但狹義的漢語神學並不排斥教會神學及其多元傳統,相反地,它樂於與不同的教會神學和傳統對話,以豐富大陸學人對基督宗教多元傳統的認識。狹義的漢語神學與傳統神學差異之處在於,它起源於中國學界,生成及生存於中國學界,其結果將與教會神學一樣有益於社會、中國教會和普世教會。
狹義漢語神學的特徵
人文性 狹義漢語神學既然是發軔於中國人文學界,其生存形態自然以中國人文學界為依歸。大部份漢語神學運動的學人主體,並不是要尋找信仰的家園,而是把基督宗教作為新知識體系來探究和學習。其中一部份學者帶着自己的問題意識在基督教思想中尋找資源以建構自身的學術體系;也有人相信中國文化在面對現代化和全球化的衝擊下,有必要吸收外來的基督教思想資源,從而促成中國學術與西方學術的交融。因此,中國學者致力於從人文精神和多學科的角度探討基督教思想和基督教神學,並促成漢語神學成為中國學術傳統的組成部份,與中國傳統文化(儒、道、佛)和當代文化(馬克思主義和當代思潮)並駕齊驅。另一方面,隨着時代的變遷,十多年後的今天,在新生代的漢語神學人中也不乏認信者,但參與者的認信身份並沒有也沒有需要去改變立足於人文學界的漢語神學之學術規範與準繩。 跨宗派和跨教派性 狹義漢語神學不從屬某一個宗派或教派,它的立足點是歷代基督宗教的思想和神學資源,內含猶太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由於中國大陸的基督教研究學人通常不以隸屬於某一教派(如猶太教、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或宗派(如耶穌會、道明會、聖公宗或改革宗)為研究目的。他們對基督教研究的範圍不在乎該課題是否合乎不同教派或宗派的「正統」與否,他們只關心該研究是否與其學科有所關聯和有益。因此,他們的研究領域可以遠及古代西亞研究、猶太教、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等不同神學領域。這種研究訴求亦無意中跨越了向來深受西方神學主導的華人神學研究,同時又促進基督教神學與其他人文學科進行的科際整合。 跨文化性 顧名思義,漢語神學是由漢語思想和基督宗教思想所組成,中西方宗教文化的交流和整合就構成漢語神學的活力,其中雙向性的翻譯、詮釋、吸納和創造是生生不息的。
發展
自1995年發展至今,已經從最初的以文、史、哲為起點,擴展至聖經研究、實證研究,並致力於發展自身的公共性。同時因應中國社會的急速發展,宗教和社會的互動關係日益密切,漢語神學的實踐性議題將逐步呈現,一個更趨多元、開放和實踐的漢語神學在朦朧中漸見清晰。 漢語神學運動是1990年代以後在華人神學界展開的一場文化詮釋運動,其內容可再分為「漢語基督教神學」跟「漢語基督教文化學」。運動的主要的機構是位在香港的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其成員散居各地且絕大多數是華人。 1995年劉小楓完成《漢語神學與歷史哲學》論文初稿,漢語神學運動的概念也在同一時期大抵完成。 1996年劉小楓獲聘為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之高級研究員,並出任「學術總監」一職。漢語神學運動的成員開始在其機構中結識。
內容與特色
中國本位的基督教文化研究 採取一種溫和的中華文化本位主義,對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通常並不是進行以貶抑西方文化為目的之「文化批判」、亦不主張「中華文化優越論」,而是抱定着尊重文化差異的立場,主張兩個文化間的交流應本着對等與互重的原則。為了要明白雙方差異之所在,故要對兩者文化進行正確認識態度下的深入研究,漢語基督教文化學便是為此展開的研究。 以旁觀者的身份,對基督教的宗教用語進行個例的分析,也提出該用語應當如何在中文裡命名的建議,亦分析有歧異的宗教用語是如何在西方產生歧異的等等問題。 對漢語語境的認同與分析 對各國語文在闡述神學觀念時的用字差異進行語言學跟語源學的分析。對於那些由於「漢語語境」造成的翻譯跟表達上的誤差多半表示同情。於積極面上,正面肯定中國文字的方便、達意、無死板文法等特性正適合用於宗教領域的論述。其主張,使用華語的神學研究者不應是單純的接受與引進西方人的神學理論而已,更應該善用中文的特殊性,創造出屬於漢語神學語境的新神學內容。 以整個基督教神學的內容為研究對象 「漢語基督教神學」一詞中的「基督教」乃是採取了該字在整個人類文化史當中的完整意涵,主要地強調了天主教、新教跟東正教的三大基督教體系。過去的華語神學界對於天主教神學跟新教神學的研究已經累積了相當的規模,但對於東正教神學就始終缺乏認識。在「漢語神學運動」的推波助瀾下,以「東正教」為題的研究也在1990年代後接連發表,當中雖然不全是「漢語神學運動」成員的作品,但該運動在此有絕對不可抹煞的功勞。 廣納研究方法 雖然其活躍成員多是詮釋學神學或存在主義神學的主張者或是該門學說的專職研究者,但此運動還是容納了不同的神學主張與研究方法。因此,此神學運動不同於那些嚴格要求成員意識形態的各種神學「學派」,而是在「漢語」這個大的旗幟底下聚集而成的柔性論述集團。 採取比較宗教學的視野進行宗教對話 其成員常以「華人」跟「基督徒」的雙重身份者自居,並自我期許為「基督教在本地的代言人」,積極與中國的傳統宗教「佛教─道教」進行宗教對話。 對所有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研究主題敞開,亦接受「《易經》學」、「風水」....等內容的研究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