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上青(1911―1939),原名江世侯,江蘇揚州人,出生於一個中醫兼職員的家庭。1927年考入南通中學高中部,受劉瑞龍、顧民元革命思想影響,當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39年7月29日,江上青遭到地主反動武裝襲擊,壯烈犧牲,時年28歲。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簡介
江上青(1911—1939),原名江世侯,江蘇揚州人,1911年4月10日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江都縣。父親江石溪擅長詩文音美,尤精醫學,生前在江都縣頭橋鄉(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岸頂河房「太和堂」藥店(又名「彭泰和堂」)懸壺濟世,有愛國民主思想,母親頭橋范氏孺人(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安帖村三三組人)。 1928年夏江上青轉入揚州高中,同年冬被國民黨當局以學運骨幹分子為名逮捕入獄。1929年6月出獄後,改名江上青,就讀於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同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擔任上海「藝大」地下黨支部書記,繼續從事地下學運工作。1929年冬,江上青在上海參加黨組織的秘密會議時再次被捕,1930年冬帶着一身疾病出獄。[1]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在皖東北,江上青等利用合法身份,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推動盛子瑾創辦皖東北軍政幹校。他親自編寫教材,為軍政幹校學員講課、作報告,在學員中培養了一大批抗日幹部。他還推動盛子瑾創辦《皖東北日報》和皖東北抗日文化服務社,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經過黨組織和江上青的艱苦奮鬥,皖東北出現了生氣勃勃的抗日救亡局面。皖東北抗日形勢的發展,使國民黨頑固派極為恐慌,他們加大了對皖東北進行的破壞和搗亂。日本侵略者也加緊對皖東北地方反動勢力的拉攏和勾結,企圖破壞皖東北的抗日局面。隨着鬥爭形勢的發展。 1939年3月,中共皖東北特委成立,楊純任特委書記,江上青為特委委員。特委成立後,積極協助中共豫皖蘇省委書記兼八路軍、新四軍駐皖東北辦事處主任張愛萍等,進一步推動皖東北國共合作、團結抗戰局面的形成,共同建立皖東北抗日根據地。 1939年7月29日,江上青在協助張愛萍等做國民黨地方實力派的工作後,與盛子瑾等率部返回司令部途中遭地主反動武裝伏擊,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去世後,江上青遺體安葬在八路軍、新四軍皖東北辦事處附近的崔集。1982年遷葬於江蘇省泗洪縣烈士陵園,並樹碑立傳,由老將軍張愛萍題寫碑名,楊純、劉玉柱、周村撰寫碑文。1985年4月13日,江上青的子女江澤民、江澤玲、江澤慧等專程前來為江上青掃墓,以寄託深切的哀思。[2] [3]
江上青 | |
---|---|
原圖鏈接 來自360網]] | |
出生 |
江蘇揚州 | 1911年4月10日
逝世 | 1939年7月29日 | (28歲)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江世侯 |
職業 | 無產階級革命家 |
相關視頻
江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