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書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閱微草堂筆記》原名《閱微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1]。
《閱微草堂筆記》在清代大量的筆記小說[2]中獨樹一幟,鶴立雞群,成為唯一能夠與《聊齋志異》相媲美的作品,人們把這兩部作品譽為清代筆記小說中的「雙壁」[3]。
“ |
王孝廉金英言,江寧一書生,宿故家廢園中,月夜有艷女窺窗,心知非鬼即狐,愛其姣麗,亦不畏怖,招使入室,即宛轉相就。然始終無一語,問亦不答。惟含笑流盼而已。如是月余,莫喻其故。一日執而固問之,乃取筆作字曰:妾前明某翰林侍姬,不幸夭逝,因平生巧於讒構,使一門骨肉如水火,冥司見譴,罰為瘖鬼。已沉淪二百餘年,君能為書金剛經十部,得仗佛力,超拔苦海,則世世銜感矣。書生如其所乞,寫竣之日,詣書生再拜,仍取筆作字曰:藉金經懺悔,已脫鬼趣。然前生罪重,僅能帶業往生,尚須三世作啞婦,方能語也。 |
” |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
創作背景
《閱微草堂筆記》創作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歷時十年,約在紀昀66歲到76歲之間[4]。
十七世紀是中國歷史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大動盪、大鬥爭的社會條件瞬息萬變,有力地推動了思想領域的發展。紀昀在前輩進步思潮的影響下,崇尚漢學[5]的徵實,鄙薄宋學的虛偽與空談。在紀昀看來,這伙道學家滿口的「存天理,滅人慾」理論,視人慾為罪惡,才是最大惡。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紀昀開始用文字勾勒諷刺這些假道學家的虛偽面目,對假道學進行了極其嚴厲的斥責與抨擊。
同時,中國文學發展到清代[6],所有寫作模式已經成型,尤其是志怪小說,到清代已經形成完備的發展體系,紀昀在這種大背景下,一方面吸收前人的經驗,另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礎上開闢新模式,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產生了這部作品。
視頻
江寧書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古代四大志怪小說是哪些,第一星座網,2020-01-22
- ↑ 古代筆記小說概論:一本正經的編故事 ,搜狐,2018-07-15
- ↑ 館藏圖書推薦二十二《閱微草堂筆記》 ,搜狐,2019-03-05
-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為什麼享譽這麼高? ,搜狐,2017-08-15
- ↑ 真正的漢學是什麼? ,搜狐,2018-10-05
- ↑ 清代文學發展概述,豆丁網,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