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油竇團山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油竇團山景區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面積約4.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140米,相對高度608米。

氣候特徵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景區特點

景區內植被茂盛,夏季平均氣溫21.7攝氏度,是極佳的避暑聖地。 竇圌山遠看呈圌,山顛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頂各有古廟一座,名東嶽、竇真、魯班。三峰之中惟西峰有險路可通,其餘兩峰由上下兩根鐵索組成懸橋相連。峰下不遠處為雲岩寺,始建於唐,明末焚於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寺前山門外有唐李白題贊圌山石碑一通,謂:"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 "寺內珍藏有道教文物「飛天藏」;「飛天藏」又名「星辰車」,宋淳熙八年(1181)建,元代至正時重修,車高9.82米,直經7米,上下共四層,上雕塑有天宮樓閣,腰檐上裝飾有斗拱,每層雕有執笏人物,形神自如,體態瀟灑,衣紋流暢,木柱及額枋上均施瀝粉彩繪,更顯精美巧妙,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屬道教文物。[1]

名稱由來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竇圌山先名猿門山,因山上猿猴較多,山形如門得名。後因山極似豆子大的石子構成,山形如圌(草屯),便稱豆圌山。再後為什麼又改稱竇圌山呢?因為唐代彭明縣有個主薄竇子明(又稱竇子石),傾慕竇圌山清、奇、幽、秀,便棄官隱居山上,修仙煉道。他換修了鐵索橋,重建了山上的寺廟,三年後功成飛升,從山門口的懸崖處跳了下去,變了神仙。「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從此,後人為紀念他,便將豆圌山改名為竇圌山。

主要景點

以奇、險、幽、秀、絕的特色吸引中外遊客。山中十個旅遊景區,二十八個景點,博大幽深。雲岩寺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飛天藏具有八百多年歷史,舉世無雙。團嶺飛渡令您流連忘返,堪稱中華一絕。高空滑翔驚險刺激,載人索道安全舒適,桃園景區清雅爽朗,歷代皇帝園雕石刻屬國家之最。

通天道

從竇圌山牌坊開始,是一條通往山頂的步行石梯——通天道。通天道長513米,806級石梯,垂直高差63米,俊俏瀟灑,直指雲端。

飛天藏

竇圌山的「五絕」之一飛天藏就位於大雄殿前西側,殿分二間,上下兩層檐下施玉作斗拱,上檐下有清光緒年一道,上書「萬善俱成」四字,下檐有匾一道,上書「飛天藏」。 飛天藏又名星辰車,南宋淳熙八年(1180年)建,元代至正時重修,「明季兵火,惟此獨存」。是我國唯一現存的宋代道教木製轉輪經藏。傳說推動星辰車,可祛病強身,延年益壽。可惜因為殿宇正在翻修,未見到這件寶貝。[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