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切變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淮切變線是天氣學一個名詞術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江淮切變線通常是指活動在青藏高原以東,25—35°N之間,850、700百帕高空,近於東西向的風向、風速的不連續線。它處於北面西風帶小高壓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之間的低壓槽內。
江淮切變線通常是指活動在青藏高原以東,25—35°N之間,850、700百帕高空,近於東西向的風向、風速的不連續線。它處於北面西風帶小高壓和南面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之間的低壓槽內。北側一般為偏東風,南側是偏南風,兩側氣流構成氣旋式切變,氣流輻合上升,成雲致雨,是江淮流域的一個重要天氣系統。若與南側地面華南靜止鋒或冷鋒相配合,降水強度增大,雨區在地面鋒面與空中切變線之間。若切變線上有低渦形成東移,往往形成暴雨。若無地面鋒面配合,僅為單一切變線,則其天氣表現以中、低云為主,降水量不大。
切變線是體現在風場的天氣系統,根據風場的切變形式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即冷鋒式切變、暖鋒式切變和准靜止式切變
冷鋒式切變是偏北風和西南風的切變;在這種切變線上,偏北風占支配地位場自北向南移動,其性質近似冷鋒
暖鋒式切變是東南風和西南風的切變。在這種切變線上,西南風或偏南風占支配地位,常自南向北移動,其性質近似暖鋒
准靜止鋒切變即偏東風和偏西風的切變。南北兩支氣流勢力相當,移動很少。當南方氣流加強時演變為暖鋒式切變,當北方氣流增強時,演變為冷鋒式切變。
切變線一般主要出現在中、低空即3000米和1500米左右的空中。
在中國東部地區常會出現和維持准靜止鋒式的切變線,切變線的出現也有季節變化,初夏在江淮流域到長江以南有一條江淮切變線,夏季則會在華北地區出現切變線,由於切變線是一種風的不連續線,往往會使空氣輻合上升。所以,常能形成雲雨天氣。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是怎樣起源的?源始於殷商?文字有600年的歷史?,搜狐,2022-09-15
- ↑ 揭秘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來源圖畫還是記號?,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