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蘇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江蘇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於2013年9月經科技部批准設立的園區。

園區坐落在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周恩來總理故鄉——江蘇省淮安市,園區分為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三個層級。核心區位於韓信故里、運河古鎮——淮陰區碼頭鎮,面積2.25萬畝,主要建設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和展示平台、農業高科技企業孵化器[1]、龍頭企業集聚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區、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區、園區公共服務中心、新農村建設示範區、農產品物流區等8個功能區。「示範區」分布於淮陰區其他有關鄉鎮,面積22萬畝,主要建設優質稻麥產業科技示範區、特色蔬菜產業科技示範區、健康畜禽產業科技示範區、特種水產產業科技示範區和農產品加工業科技示範區。「輻射區」覆蓋淮安市所屬縣(區)農業主導產業基地,並輻射河南、安徽等淮河流域其它地區。

江蘇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實行省、市、區三級共建,由淮陰區人民政府負責建設。

目錄

相關資訊

「科技興農」的創新密碼 ——來自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一線觀察

地瓜長在樹上,西紅柿爬上了葡萄架,辣椒可以降血糖,蝴蝶蘭都有「身份證」……在位於淮安淮陰區馬頭鎮的江蘇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四新」成果展示基地內,農作物藉助高科技實現「逆襲」生長,不僅改變了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加快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還促使農業特色品牌經濟、休閒農業、智慧農業等新模式、新形態風生水起。

科技興農怎麼「興」?農業創新如何「創」?日前,記者深入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田間地頭,記錄一線農事,探訪該園區從一片低產農田發展成誕生多個龍頭企業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的「創新密碼」。

建平台

培育特色產業「領頭雁」

初夏時節,淮安市大道科技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唐亮在麥田裡仔細查看新研發的超強筋優質高產小麥生長情況。「為打破進口壟斷,提高淮安小麥種植品質和效益,做到質、量同升,我們和天豐種業及市農科院合作,在『淮麥48』『淮麥49』兩個品種的基礎上,採用氮肥後移技術,打造超強筋優質高產小麥模式。多虧了園區提供的平台,讓我們能和上下游企業及高校院所通力合作,推動種植業高產、高效發展。」唐亮告訴記者,在園區的支持下,公司引入5G種植技術,將5G信息技術和田間的攝像頭、傳感器、氣象站相連,實時傳輸小麥生長情況,技術人員根據電腦信息提示,對農作物進行精細化養護。「現代農業技術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水稻、小麥不僅產量高、品質好,營養價值也更高了。」

走進園區立體數字化漁業養殖項目施工現場,部分廠房的鋼筋框架已搭建完成。該項目集立體數字化水產品養殖科技研發、立體數字化循環水處理設備和配套系統的應用技術、大數據物聯網數字化[2]科學管理等於一體,建成後將成為國內領先的現代漁業高密度養殖典範項目,引領現代漁業發展。「室內循環水智能化保證了一年四季魚都能生長。」淮安弘正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周平說。

在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像大道科技、弘正生態農業這樣高附加值的特色企業還有不少。「1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低產農田,一年兩季輪播小麥和水稻。隨着江蘇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正式獲批,我們的科技興農之路越走越穩、越走越寬。」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科技發展局局長王嘉虎坦言,園區培育孵化了天豐種業、皇達花卉等龍頭企業,與全國21所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多個院士領銜的團隊入駐,眾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自2013年創建至今,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建設農業配套設施為基礎,強化高科技融合平台搭建,集聚重大產業項目,發展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聚焦種子種苗產業,帶動一稻(水稻)、一果(甜瓜)、一菜(百合)、一花(蝴蝶蘭)4個基礎產業轉型升級,

先後建成皇達花卉、漁業產業示範園、「四新」成果展示基地等一產農業項目近20個,帶動示範區建成優質稻麥面積47.8萬畝、高效園藝面積23.5萬畝、年出欄生豬68.14萬頭、年出欄家禽1125.37萬隻、年產特色水產品2萬噸。為確保所有入駐的科研平台有項目、科研人員留得住,園區先後與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義守大學、揚州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21所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建成園區科技服務超市、桂建芳院士工作站、皇達蘭花組培中心、江蘇省區域現代農業與環境保護協同創新分中心等科研平台15個,其中省級以上平台4個,為園區企業創新提供智力支持。

強科技

把新成果「種」在大地上

在園區的蝴蝶蘭生產基地,占地11萬多平方米的智能溫室里,各種蝴蝶蘭絢麗綻放,繽紛多彩。「我們對蝴蝶蘭的每個芽進行切片,然後放進恆溫恆濕的組培室培養。待切片長出新芽後,再回到切片室進行克隆操作,以前培育實體苗年產只有二三十萬株,現在通過克隆技術達到幾百萬株。」淮安皇達花卉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耿達介紹,在科技的助力下,皇達花卉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單體蝴蝶蘭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蝴蝶蘭出口企業,年銷售額1.2億元,直接帶動當地農民300多人就業。

「種糧過程中,除草是很關鍵的一步。我們與上海交通大學張大兵教授團隊研發出一批水稻抗除草劑新品系,通過基因編碼植入抗除草劑,解決大田雜草難除的問題,在降低農藥施用量的同時,減少田間雜草滋生和病粒產生,省工、節本、增效。」江蘇天豐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嚴衛古說,有了好種子,再加上智能機械設備,種地變得更加輕鬆,農民種糧才會有積極性。

一直以來,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圍繞農業,把種子種苗作為農業科技的突破口和主陣地,通過招引技術、資金扶持等方式,支持園內企業開展涉農技術創新,培育出「淮麥」「淮稻」等一批種植面積達數百萬畝的麥稻良種,培植出「甜格格」「大辣椒」等暢銷東亞的蝴蝶蘭新品種。為更好地推進綠色成果轉化,園區投入3億元建成「四新」成果展示基地並投入運營,推廣示範各類果蔬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設施等共計700餘項,其中僅牡丹、芍藥新品種就有120餘個。目前,「四新」成果展示基地已集聚各類創新創業主體15家,涵蓋蔬菜、花卉種植等領域,技術輸出服務面積達2萬畝,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星創天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