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0年10月,經省政府(蘇編〔2000〕21號和44號)批准,由原江蘇省衛生防疫站(省結核病防治所)、江蘇省職業病防治所(省職業病防治院)、江蘇省衛生宣傳教育所和江蘇省皮膚病[1]防治研究所(省性病監測中心)合併組建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直屬江蘇省衛生廳領導的主要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公益性事業單位。2002年3月、2008年7月增掛江蘇省衛生檢測檢驗中心、江蘇省公共衛生研究院。2013年,加掛「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江蘇中心」和首批「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參比實驗室(有機污染物)」。
中心概況
2000年10月經江蘇省政府(蘇編〔2000〕21號和44號)批准,由原江蘇省衛生防疫站(省結核病防治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江蘇省職業病防治所(省職業病防治院)、江蘇省衛生宣傳教育所和江蘇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省性病監測中心)合併組建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直屬江蘇省衛生廳領導的主要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公益性事業單位。2002年3月、2008年7月增掛江蘇省衛生檢測檢驗中心、江蘇省公共衛生研究院。中心現有職工5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中研究生[2] 以上學歷近40%,正高級技術職務61人,副高級技術職務105人;現轄30個所(科、辦),其中職能部門10個、業務部門20個,主要有傳染病防治、性病與艾滋病防治、慢性非傳染病防制、學生常見病防制、職業病防治、環境疾病(地方病)防制、消毒與媒介生物防制、食品安全與評價、放射防護、毒理與功能評價、理化檢驗、病原微生物研究、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健康諮詢、科研教育、公共衛生信息等專業學科,主辦《江蘇預防醫學》、《江蘇衛生保健》雜誌。
十年來,省政府先後投入2億多元提升裝備水平,改造基礎設施,占地面積從3.13萬平米升到4.19萬平米,辦公科研實驗用房從5幢2.29萬平米升到3.56萬平米,固定資產從4867萬元升到25890萬元,萬元以上儀器設備從372台2365萬元升到1838台23646萬元,其中50萬元以上設備73台6990萬元。
十年來,以省科教興衛工程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為龍頭,應用科研成就斐然、連年攀升,共獲各級各類科技獎5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成果二等獎4項、三等獎13項,市廳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5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1項,國家版權局計算機軟件着作權證書2項;主持科技部國家重大專項1項、科技部863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省自然科學基金31項;承擔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32項,發表論文1579篇,SCI收錄論文從無到有,累計收錄發表SCI論文86篇,其中《Journal of the lancet》(《柳葉刀》)發表2篇,《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1篇,最高影響因子50.016,標誌着中心科研、監測、檢測、防控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十年來,在江蘇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廳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貫徹科學發展觀,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積極倡導「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中心精神,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始終堅持「預防為主」衛生工作方針,緊緊圍繞重大疾病防制策略,愛崗敬業、勇於進取,開拓創新、創先爭優,卓有成效履行疾控職能,成功應對「9.14」湯山投毒、「非典」疫情、禽流感疫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嬰幼兒毒奶粉、「小龍蝦」事件等多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支援保障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會,特別是應急救援「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對口支援四川綿竹,鍛煉了隊伍,展現了風貌,樹起了形象,贏得了讚譽。
所獲榮譽
十年來先後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江蘇省赴四川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救援隊『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中組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赴川抗震救災醫療防疫救援總隊臨時黨委「抗震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社會保障部、衛生部「衛生系統抗震救災英雄集體」,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後勤部衛生部「抗震救災醫藥衛生先進集體」,江蘇省委、省政府「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進集體」,江蘇赴川抗震救災醫療防疫救援總隊臨時黨委「江蘇省支援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省總工會「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工人先鋒號」,省文明委「江蘇省文明單位」等稱號,共獲中央、國家或部委辦表彰33次、獲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表彰38次,獲廳級以上表彰27次。
參考文獻
- ↑ 皮膚病的種類介紹 ,搜狐,2021-07-29
- ↑ 考上研究生,原來好處這麼多!,搜狐,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