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省南京監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省南京監獄
圖片來自easyatm

江蘇省南京監獄,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寧雙路9號,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司法廳監獄管理局的直轄監獄之一。其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江寧罪犯習藝所」。過去該監獄曾長期設在南京市老虎橋32號,所以當時俗稱「老虎橋監獄」。[1]

沿革

清朝光緒末年,清政府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監獄改良運動,1905年派江寧府知府許星碧等人參考日本監獄制度及天津習藝所規模,在南京城內進香河東側的老虎橋創建江寧罪犯習藝所,1907年建成。該習藝所收押已定罪的充軍犯、流放犯,以及判處徒刑的軍犯及其他罪犯。宣統元年(1909年)改為「江南模範監獄」,規模進一步擴大,除收容江蘇省犯人外,還收容安徽省浙江省等地的犯人。

介紹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5年更名為「江蘇江寧監獄」。北洋政府時期,1917年又改為「江蘇第一監獄」。北洋政府時期,江蘇省有三大監獄:江蘇第一監獄即本監獄,江蘇第二監獄在上海,江蘇第三監獄在蘇州。

1927年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本監獄由國民政府司法部管轄,仍稱「江蘇第一監獄」,主要關押刑事犯,也關押部分軍事犯及政治犯。1928年8月第一陸軍監獄建成後,軍事犯轉移出去。但第一陸軍監獄以及後來成立的中央軍人監獄無女監,所以中國各地押到南京的女政治犯,判刑後都關押在江蘇第一監獄。

1935年11月7日奉江蘇高等法院令,該監獄曾更名,而將位於蘇州的江蘇第三監獄改稱江蘇第一監獄。1937年,本監獄復名江蘇第一監獄

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後,該監獄原址設敵軍俘虜收容所。1942年10月,敵軍俘虜收容所所長森田中尉將俘虜百餘人送往中山門中央醫院內的支那防疫給水部,供注射細菌活體實驗用。[2]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該所由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接管,改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總聯絡部拘禁所,同年又改名為「首都監獄」,第一任典獄長是徐崇文。當時監房共172間,可容納犯人3000名,規模達到歷史鼎盛。

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後,1949年5月10日,該監獄由南京市軍管會接管,1949年6月7日更名為「南京市人民法院監獄」,首任典獄長是武士魁。1955年,該監獄更名為「江蘇省第一監獄」。1992年更名為「江蘇省南京監獄」。1999年3月,按照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的統一規劃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同意,本監獄整體搬遷至寧雙路9號的新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