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都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都鎮是江蘇省揚州市下轄的區鎮。位於江蘇省中部 ,南瀕長江,西傍揚州市維揚區邗江縣,東與泰興縣、姜堰區接壤,北與高郵市、興化縣毗連。屬長江中下游平原,境內地勢平坦,河湖交織,通揚運河橫貫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氣候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9℃,降水量978.7毫米,四季分明,無霜期較長。總面積1332.54平方千米。[1]

簡介

江都地處江蘇中部,南瀕長江,西傍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是長江中下游一座新興的濱江園林生態城市,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江都區屬長江中下游平原,境內地勢平坦,河湖交織,通揚運河橫貫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氣候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9℃,降水量978.7毫米,四季分明,無霜期較長。

全市面積1332萬平方公里,人口107萬,下轄13個建制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是全國生態農業先進市和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國家科技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區。

交通概況

江都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水利樞紐和電力樞紐,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京杭運河、通揚運河、鹽邵河縱橫交錯,京滬高速、寧通高速、328國道等國家級和省級公路四通八達。一類開放口岸江都港正在加速建設。東南亞引排能力最大的引江水利樞紐工程和華東地區最大的50萬伏變電所坐落在境內。

經濟發展

位於城區南郊的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擁有東南亞最大的引排能力,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具有灌溉、排澇、排洪、發電、通航以及提供工業、生活用水和沿海墾區洗鹼沖淤水源等功能,1982年被評為全國優質工程,曾先後接待過許多中外貴賓的參觀考察。江都在區域地質構造上位於蘇中-蘇北盆地高郵凹陷的南半部,地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000萬噸,占全省60%以上,是江蘇省石油和天然氣主要產區。江都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經濟快速發展。2005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00億元,財政收入18.3億元,連續5屆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行列。農業調整步伐加快,形成了花卉苗木、優質蔬菜、特種水產、特畜特禽、優質稻米五大特色,其中花木面積突破10萬畝、銷售收入5億元。建成千畝以上農業園區10個。擁有農業 " 三品 " 品牌100多個。建成省首批生態農業縣(市),12個 " 全面小康村 " 先行村基本達標。工業經濟不斷壯大,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機械冶金、石化醫藥、船舶製造及配套件四大支柱行業。建築業總產值達130億元,江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獨立承建的西安高新廣場火炬創業園工程、參建的北京印鈔廠遷建工程雙獲"魯班獎",一級資質以上企業發展到11家。三產服務業迅速興起,專業市場蓬勃發展,社區服務、中介服務逐步完善。建成超億元市場8個,其中蘇中商貿城成交額超15億元。旅遊業全年接待遊客50萬人次,實現收入7500萬元。京江大酒店成為蘇中、蘇北縣(市)中首家四星級旅遊飯店。經濟外向度不斷提升,現有宏運、華達、嶸泰、岡本等外商投資企業200多家,全市外貿企業有230多家, 船舶、機電、紡織服裝、輕工工藝等產品出口持續穩定增長。2005年,完成協議利用外資3.4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利用民資70.5億元,利用國資2億元,實現自營出口額1.36億美元,實現外經營業額2620萬美元。

江都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江都先後屬吳、越。漢初,稱揚州為廣陵郡。漢高祖劉邦封 侄劉濞為吳王時,曾建都於此,稱 吳國,後又更名 為江都國。公元前153年(漢景帝前元四年),江都始建縣,隸屬於江都國。"江都"之名,始見於史。稱江都者,按郭璞江賦雲:"表神委於江都"。大概是以江水都匯於此,故而得名。另一說稱江都者,"乃江淮的一大都會"。二說並存,皆與水有關。 江都歷史有據可考的當從西漢建縣開始,它的治所從隋朝以來直到解放前久一直設在揚州,所以江都的歷史沿革與揚州密切相關。

漢初,稱揚州為廣 陵郡。漢高祖劉邦封侄劉 濞為吳王時,曾建都於此,稱吳 國,後又更名為江都國。公元前 153年(漢景帝前元四年),江都始建縣,隸屬於江都國。公元前106年(漢元封五年),江都和廣陵兩縣各劃分部分地域建輿縣。502年(梁朝)以後,江都縣歷北齊、陳、北周,時廢時置。北齊、北周復立江都縣時,均隸屬江陽郡。581年(隋開皇初年)後,江都縣屬吳州;589(隋開皇九年)直屬揚州;605年(隋大業元年),隸屬江都郡;620年(唐武德三年)江陽縣併入,江都縣又劃分至兗州;742年(唐天寶元年)後,江都縣又先後隸屬廣陵郡、江都府。公元997年(宋至道三年)分天下為十五路,江都縣屬淮南東路,與廣陵縣同屬揚州府,史稱"一府兩縣"。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朱元璋占領南京後,江都縣先後隸屬淮海府、維揚府、揚州府。公元1731年(清雍正九年),析江都以西之地為甘泉縣,同受治於揚州府。 1911年底,甘泉縣又併入江都縣。江都縣抗日發主政府成立後,為適應革命鬥爭形勢的需要,曾三次以通揚運河為界分縣:1942年9月第一次分縣,河北稱江都縣,河南稱邗東縣,1943年4月兩縣合併稱江都縣;1945年4月兩縣合併稱江都縣;1948年11月第三次分縣,河北稱江都縣,河南又稱邗東縣,1949年1月兩縣合併仍稱江都縣。

建國後,江都縣治所設於仙女鎮(即今江都鎮),江都縣的轄境包括邗江區。1956年設仙女鎮以西之地為邗江縣。1994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江都撤縣設市,江都從此翻開新的一頁。江都區的轄境,北與高郵交界,東和東南與泰州市吡鄰,西與揚州邗江區接壤,南與揚中隔江相望

民俗文化

江都歷史悠久,建縣已有2200多年,有開元寺、真武廟等多處人文景觀; 江都城市優美,風景秀麗,有引江風景區、邵伯湖風景區、淥洋湖自然保護區等自然風光;江都商業繁榮,設施齊全,社會安定,是投資貿易的樂土。

2005年,經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5]29號文件)和揚州市政府(揚府復[2005]10號文件)批准,江都區進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將雙溝鎮與江都鎮合併設 立仙女鎮,鎮政府駐江都區城區。行政區劃 調整後,仙女鎮行政區域面積140.38平方千米,人口23.6萬,轄19個居委會、43個村委會。漢朝時名蔡家莊,元朝時稱黃塘,明末清初始稱仙女鎮。《後漢書、郡國志》等史籍載有杜康二女在此得道升仙的傳說,"仙女廟"因此而得名。1949年解放,稱仙女鎮,1966年5月更名為江都鎮,1978年7月改為縣屬鎮。1994年7月,江都縣撤縣設市,江都鎮為區直屬鎮。1995年3月,正誼鄉境內4個村劃入;2000年4月,原磚橋鎮併入歸江都鎮;2001年9月,原張綱鎮併入江都鎮。2005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將雙溝鎮 與江都鎮合併設立仙女鎮,鎮政府駐江都 區城區。行政區劃調整後,仙女鎮行政區域面積140.38平方千米,人口23.6萬,轄19個居委會,43個村委會。5月21日正式掛牌成立。

名勝古蹟

東陵聖母仙女廟

仙女廟今為江都鎮,是江都區政府所在地。國民黨統治時期,是江都縣第四區公所駐地。當時分仙女、龍川、七閘三鎮,解放後合併為仙女鎮,1966年5月改稱江都鎮。解放前江都縣治設揚州,解放後始遷到仙女廟。 仙女廟漢晉以前名叫蔡家莊,是一個水鄉村落,清初逐漸興起,成為蘇中、蘇北米、木集鎮市場。仙女廟又名龍川,其說有二:一說是從前有一條小白龍在三閘和七閘之間乘雲登天,故人們傳稱"龍川"。由於河水清澈純潔,所以又稱"白龍川"。從前騷人墨客在寫仙女廟的詩詞中,吟詠"龍川"的佳作不少。 (仙女廟公園)[1]

甘棠治水思邵伯

邵伯,江都古鎮。蘇中-蘇北運河咽喉,兵家必爭之地。清代屬甘泉,民國時期歸江都,先為八區區公所駐地,當時七區設喬墅鎮,七八區合併後七區區公所設邵伯。東晉之前,這裡是一片荒灘,低洼處成為水鄉澤國。邵伯古稱步丘,古書都這麼說,但近代學者考證認為步丘在今邵伯之北。究竟哪一種說法正確,尚少確鑿史料證明。有一點大家公認,邵伯(又稱甘棠)是謝安築堤治水以後興起的,那是不會錯的。1927年北伐軍光復邵伯,成立了國共合作的國民黨邵伯區黨部和中共邵伯特別支部委員會,當年特支開會的地方已列入市文物保護單位。

上風雲贊白沙

大橋鎮原名白沙,據說古代這兒是東海邊,一眼望去,灘涂成片,蔓草黃塵,其中獨有一塊是白色的沙子,特別顯目。後來人們在這兒圍墾開荒,人煙漸盛,有了村落,形成集鎮,因是在白沙灘上建起來的故名白沙。白沙在唐宋時期就已十分興旺,到元代竟成為長江下游沿江北岸的一個大鎮了。白沙鎮工商繁榮,交通發達,南串大江,北通下河,向為水陸交通要道。大橋鎮歷來隸屬江都,抗戰前,是江都第四區區公所所在地,抗戰中一度屬邗東縣,成為江都河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