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湯家匯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湯家匯鎮隸屬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地處金寨縣西部,東與鐵沖鄉、雙河鎮接壤,南連南溪鎮,西鄰銀山畈鄉、關廟鄉,北接河南省商城、固始兩縣,東距金寨縣城71千米,區域總面積269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湯家匯鎮戶籍人口為50371人。

隋朝時,屬河南光州固始縣;1985年,由湯家匯鄉改為湯家匯鎮。截至2020年6月,湯家匯鎮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湯家匯街道。

截至2019年末,湯家匯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0個。[1]

概況

簡介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湯家匯鎮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大鎮、人口大鎮、農業大鎮。

行政

擁有衛星小城鎮三個,即竹畈街道、泗道河街道和銀山畈街道。下轄湯家匯、豹(跡)岩、木山、泗(道)河、筆架山、中鋪、瓦基、大沖、薊莊、斗林、彭畈、樓房、棗林、花岩、薊莊、竹畈、茅畈、梅河、九峰等22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306個居民組。

環境資源

山地面積占全鎮的80.4%,森林覆蓋率65.2%,擁有各類植物1700餘種,其中喬灌木700種左右,屬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有30餘種。這裡盛產天麻、靈芝、茯苓、木耳、香菇、松乳菇(雷打菇)、杜仲、斷血流、七葉一枝花等180餘種中藥材和菌類,是著名的西山藥庫、中藥材之鄉。擁有野生動物資源200餘種,有大鯢(娃娃魚)、香獐、石蛙、野山羊等國家級保護動物和珍稀野生動物。廣泛種植桑樹、板栗、茶葉等經濟作物;農作物以種植水稻、小麥、大豆等為主。

旅遊

境內豫皖兩省交界處的"金剛台"海拔1584米,因奇石縱橫、形似金剛而得名,為全縣第二高峰。境內有一條河經鎮中心流過,是梅山水庫、史河上游支流之一。花崗石、砂石礦產、水電資源蘊藏豐富。擁有全縣最大的露天金佛-頭靈寺、筆架山大廟遺蹟、周祖培宰相墓、郭子儀四子--郭金五墓等人文景觀遺址。

革命傳統

湯家匯鎮地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是一片紅色的土地,留下了許多光榮歷史和革命遺蹟,無數兒郎為中國革命和現代化建設作貢獻。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徐向前、徐海東、洪學智、張勁夫、吳煥先、周維炯等老一輩革命家都在這裡留下了戰鬥和生活的足跡。這裡是吳國璋、廖輝、周發田、周伯榮等革命先驅的故鄉。

早在1924年,詹谷堂就在筆架山農校成立了"青年讀書會",同時發展"青年讀書會"骨幹周維炯、漆海峰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立黨小組,是鄂豫皖地區最早的黨組織之一。土地革命時期是豫東南的政治、軍事重鎮。這裡先後誕生和組建了紅四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紅四方面軍,日後逐步發展為紅軍的主力之一。

1929年周維炯領導的"立夏節起義"勝利以後,湯家匯幾度成為商城縣和豫東南革命鬥爭的中心,如今依然保存的許多革命遺蹟:豫東南道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接善寺,紅二十五軍誕生地--胡氏祠,紅軍槍彈庫--石氏祠,商南赤色郵政局--徐氏祠,赤城縣政治保衛局--姚氏祠,紅軍醫院、少共赤南縣委駐地--易氏祠,中共商南縣委、商城中心縣委駐地--何氏祠,赤城縣六區一鄉列寧小學校--列寧小學等革命舊址,其中多處是國家級或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列寧小學是全國僅存的兩所以"列寧小學"命名的學校之一,位於金寨縣湯家匯鎮瓦基村境內,其前身是1929年由紅32師創辦的"六區一鄉列寧小學校"。1947年秋,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時,為了使人民群眾知道現在的解放軍就是當年的紅軍,司令部和政治部通知:從司令員到戰士,都要作進出宣傳(進門、出門、進村、出村),要形成制度。一天鄧小平聽說瓦屋基有所紅軍時期創辦的列寧小學,但來看時,只有幾間破房子,一個人也沒有。鄧小平坐在門檻上,掏鋼筆在筆記本上寫了一首快板詩:

蔣賊介石,罪惡昭彰,抗戰八年,消極彷徨,

損兵失地,遠遁川康,中華軍民,憤起抵抗,

民友配合,日冠投降。抗戰勝利,休息應當,

和平民主,舉國渴望。誰料蔣賊,不顧民望,

假談真打,別有心腸,好戰成性,獨裁魔狂,

壓制民主,殘害忠良,留駐美軍,奉為天皇,

攜起美械,橫行猖狂,出賣祖國,蓋世無雙。

剷除獨裁,緊跟共黨,天下太平,國富民強。

寫後,命警衛員貼在學校大門上。事後這一珍貴的革命文物被當年列寧小學學生周世芳收藏。"文革"時原件被毀,但內容很多老人仍記憶猶新。 迄今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其光輝的的歷史已錄入《中國教育大辭典》。現為六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4年4月16日,紅25軍和紅28軍在湯家匯的豹子岩(豹岩)會師,並在胡氏祠完成了整編,合編後的紅25軍由徐海東任軍長、吳煥先任政委,於195年9月16日勝利與劉志丹率領的紅26、27軍會師,成為長徵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支紅軍,被譽為"長征先鋒"。1981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經濟發展

這片紅色的土地、革命老區、將軍的故鄉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裡開展紅色旅遊、緬懷革命歷史等活動。2005年5月23日,華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華安保險)的安徽分公司以對湯匯鎮列寧小學的幫扶助教活動來慶祝開業。2006年,中央新華社、央視一套、七套、海南電視台、湖北黃崗電視台、安徽人民廣播電台等新聞媒體記者先後深入位於金寨縣湯家匯鎮紅二十五軍誕生地--胡氏祠進行拍攝採訪。上海復旦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部分學生先後到此開展"探訪紅軍故里、共塑紅色青春"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瞻仰紅色舊址,聆聽老紅軍、老戰士們生動的革命經歷。《魯豫有約:專訪湯匯學校留守兒童守望溫暖》節目,中央電視台"奧運城市行 金寨愛心行動"等活動紛紛走進老區,為增加革命老區的知名度和促進老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湯匯鎮經濟、文化、教育等事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特色產業突出,已初步形成了以蠶桑、板栗、茶葉、藥材、食用菌為支柱的特色農業。湯家匯鎮中心學校是金寨縣第一所六安市示範性初級中學。交通基礎設施完善,鎮內村、組公路四通八達,丁(埠)商(城)省際公路縱穿境內,交通十分便捷。35千伏變電所、移動、聯通基站設施完善,小城鎮已建面積1平方公里。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紅色旅遊與綠色旅遊融為一體,旅遊開發前景廣闊。[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