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市白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汨羅市白水鎮隸屬於湖南省汨羅市,位於汨羅境內西南部,東抵黃柏鎮,北靠古培鎮,南臨川山坪鎮,西接湘陰縣長康鄉、六塘鄉。距長沙70公里,距岳陽90公里,距汨羅市區22公里,距湘陰20公里。轄1個社區居委會,24個建制村,總面積83.2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34956人(2017年)。
境內盛產優質稻穀、紅薯、茶葉、茶油、玉米、木材、牲豬,地層蘊含豐富的高嶺土資源。2002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為31425萬元,財政收入1023萬元,農民人平均收入4600元。
白水鎮現已建成湘慧路、湘泉路、群裕路、越江路等五條主要街道,全長3.5公里,建有裝備先進的電信大樓,信用社大樓、11萬伏變電站。鎮工業小區是經岳陽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小區內有工業企業300餘家,主要有機械加工、印刷、五金、化學藥劑、食用油生產、銅材、電磁線圈、塑料製品,工業醋酸、飼料等行業。鎮區共有2個集貿市場,共有門面325個,主要經營建材、成衣、鞋類、蔬菜、肉食,日營業額近8萬元。 [1]
中文名: 稱湖南省汨羅市白水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南省岳陽市汨羅市
下轄地區: 前進村、華中村、大華村、全民村
政府駐地: 白水
電話區號: 0730
面 積: 83.2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34956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氣候
著名景點: 五尖山森林公園
火車站: 汨羅站
車牌代碼: 湘·F
建制沿革
白水鎮地跨白水江,村民居住沿江兩岸,因江而得名。白水江,據《湘陰縣誌》、(二卷水源篇)記載:東湖(即湘陰東湖,今為湘陰東湖漁場)上承白水江,發源於玉池山。沿江左右,受納數百餘水,故稱白水江。《一統志》謂白水江。
白水鎮原屬湘陰縣,1874年清光緒時為白水局,局址設壽福橋忠孝祠。1940年,國民黨政府行政統治區劃為白水鄉。
建國後,1952年為白水站鄉。1953年重新劃鄉,白水站鄉擴大,合併關北、密岩兩鄉,命名行建鄉。1956年又改為白水鄉,1958年撤鄉建社,成立大眾人民公社。1960年將大眾人民公社劃為白水、三星兩個公社。1966年新建汨羅縣,劃歸汨羅縣建制,為汨羅縣白水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鄉政權,成立白水鄉人民政府。1985年,經上級批准,改為白水鎮人民政府。汨羅建市後,隸屬汨羅市管轄。
2015年12月3日湖南省民政廳辦公室印發《湖南省民政廳關於同意汨羅市鄉鎮區劃調整方案的批覆》(湘民行發〔2015〕118號),將原種場代管的前進、華中、大華、全民4個建制村劃歸白水鎮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的白水鎮轄1個社區居委會,24個建制村,總面積81平方千米,總人口4.02萬人,鎮人民政府駐白水(原白水鎮人民政府駐地)。
截至2017年,該鎮(鄉)行政面積8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956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水鎮位於汨羅境內東南部,東抵黃柏鎮,北靠古培鎮,南臨川山坪鎮,西接湘陰縣長康鄉、六塘鄉。距長沙70公里,距岳陽90公里,距汨羅市區22公里,距湘陰20公里。
氣候
白水鎮屬亞熱帶氣候地區,四季氣候宜人。
地貌
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鎮域有河名白水江,源出玉池鄉白鶴洞,由東南向西北流經鎮域,注入湘江,白水鎮因其而得名。
自然資源
白水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石英、長石、雲母等。尤其是高嶺土資源,境內有十三個村蘊藏豐富,礦層深達四米,僅關北桔園礦段儲量達1073.86萬噸。已定為國家礦產。白水江還盛產河沙、鵝卵石等。雙石、西長、鄧家、關北、石板板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
經濟發展
2002年,白水鎮建成萬畝優質稻基地,糧食總產量已達到1000萬公斤。林木積蓄量7.05萬立方米。年出欄牲豬達5.5萬頭。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為31425萬元,財政收入1023萬元,農民人平均收入4600元。
特色農業
保健佳品:良種葛根。
白水鎮地處丘陵,山林面積大,為了開發山地效益,給全鎮農民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白水鎮政府組織引進了產量高、市場銷售良好的食藥兩用植物良種葛根,在全鎮推廣種植,獲得成功。
葛根內含葛根素、大豆黃酮、花生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有機鈣等多種成份,並有健脾護肝、清熱解毒、生津益氣、降血糖的作用,是農業部、衛生部認可的藥、食兩用保健佳品。
白水鎮的葛根種植以及關北地規模最大,僅該村黃家組符復初一戶種植面積就達50畝。以每畝2年產鮮葛6000公斤、2元/公斤計算,畝收入可達6000元年/,若按20%的出粉率、20元/公斤乾粉計算,則畝收入可達12000元/年,另外,葛渣亦是養牛、造紙的好原料。
白水鎮葛根生產仍以生產鮮葛和純生葛粉為主,如有商家投資建廠,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產業鏈條方式經營,則可進一步開發出速溶葛粉、營養葛粉、葛茶、葛粉麵包、餅乾、葛乾等各種保健食品、提高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