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惠泉烹竹壚歌四疊舊作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汲惠泉烹竹壚歌四疊舊作韻》是清朝乾隆皇帝的作品。乾隆皇帝姓愛新覺羅,名弘曆[1]。清康熙五十年生,嘉慶四年死〔1711—1799年,年八十八歲他在位六十年,傳位於皇十五子顒琰即嘉慶帝)。
“ |
屢疊舊韻眾所聞,可因難易作輟分。 即今竹壚凡五詠,然何曾契詩之群。 黃墩遠望境如畫,梁溪溯泛川絕塵。 精藍雖演梵其梵,惠山實具文而文。 禪枝護徑益古貌,慧草繞砌饒淨芬。 熾然人固有來在,泊如佛豈論新陳。 西廂聽松庵夙悉,默無語乃情如敦。 竹壚不任受烈火,乾枝細擘為精薪。 陸羽秘訣縱未學,要當以靜不以紛。 惠泉咫尺可用汲,馳符調水詎足雲。 漪瀾堂近聚星遠,歌體卻效聚星權。 撫箋得句便言返,勝處詎宜戀意存。 溪路煙堤俱識舊,老瞻幼仰如懷新。 人情為田吾所篤,林林者固懷中珍。 林林者固懷中珍,呵避慢亟緹騎人。 |
” |
— [清]弘曆 |
乾隆博學
乾隆帝誕生於十八世紀之初,逝世於十八世紀的最後年代,高度發達的中國封建社會培育了這樣一個有才能、有作為、有個性的統治者,產生了一位既仁慈、又殘暴;既英明、又短視的君主。他的思想、行動、制定的政策是在中國十八世紀的特定環境中形成的,甚至他的優點和缺點都鮮明地具有時代的特色。環境造就了歷史人物,而人物又在改變、創造環境。乾隆帝長時期站在十八世紀的最前列,運籌帷幄,驅遣群僚,叱咤風雲,在他的巨大身影下,翻過了一頁又一頁的歷史篇章。他所思、所言、所行深刻地影響着時代。他是十八世紀中國歷史的參與者,領導者和塑造者。
弘曆語言能力超群,精通滿語(包括老滿文和新滿文)、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語也達到了「能之」的程度,這在古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弘曆在位期間,才完成《明史》,編一朝史書,耗時百年之久[2]。
弘曆不僅有文才,還善射。每年夏天弘曆接見武官後就在宮門外比試射箭。賽三次,每次射三箭。弘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他在大西門射九箭,箭箭中的。
參考文獻
- ↑ 大清王朝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中國掌權最久的帝王!,搜狐,2018-09-08
- ↑ 清朝修《明史》耗時竟近百年,搜狐,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