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汲江煎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汲江煎茶》是北宋詩人蘇軾寫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一首關於茶道的七律,詩中描寫了從取水、煎茶到飲茶的全過程。該詩表現了詩人通達從容的人生態度,謫居心情寫得甚為含蓄;顯著特徵為,構思奇特,描寫精美細緻,筆風清新簡淡。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詞句注釋

①汲(jí)江:從江里打水。

②活水:剛從江中打來的水。 《施注蘇詩》卷三十八有蘇軾自注云: "唐人云: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有焰之炭火。

③"自臨"句:是說自己親自到釣石處取水煎茶。楊萬里《誠齋詩話》:"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處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釣石,非尋常之石,四也;東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④"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sháo)分江入夜瓶"二句:是說明月倒映在江面, 用瓢舀水,仿佛在舀明月,倒入瓮中;再用小勺分取,裝入瓶中。貯月:月映水中,一併舀入春瓶,因此說是"貯月"。分江:從江中取水,江水為之減了分量,所以說是"分江"。

⑤茶雨:一作"雪乳",指煮茶時湯麵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時滾動。腳:茶腳。《茶錄》:"湯多茶少則腳散,湯少茶多則腳聚。"

⑥松風:形容茶滾沸之聲。東坡《試院煎茶》:"颼颼欲作松風鳴。"瀉:倒出。這兩句是倒裝句法,意為煎處已翻雪乳腳,瀉時忽作松風聲。

⑦"枯腸"句:是說面對如此好茶也喝不上幾碗。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三碗搜枯腸。"此反用其意。未易:不容易。禁:承受。

⑧長短更:指報更敲梆子的次數,少者為短,多者為長。更:打更。

白話譯文

要用流動的活水和旺盛的火來烹煮,便親到江邊釣石汲取深處的清水。

大瓢把映有月影的江水貯存入瓮,小杓將清流濾淨裝進瓶內。

茶沫如雪白的乳花在煎處翻騰漂浮,沸聲似松林間狂風在煮時震盪怒吼。

清澈醇美使枯腸難以三碗為限,坐着傾聽荒城裡長更與短更相連。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符三年(1100),作者被貶在儋州(海南島慣縣),這首詩就是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

作品鑑賞

第一句說,煮茶最好用流動的江水(活水),並用猛火(活火)來煎。唐朝人論煮茶就有所謂"茶須緩火炙,活火烹"的說法,緩火就是炆火(微火),活火是指猛火。這裡說應當用猛火烹,用活水煮。因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邊去汲取,所以第二句說,自己提着水桶,帶着水瓢,到江邊釣魚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

他去汲水的時候,正當夜晚,天上懸掛着一輪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第三句寫月夜汲水的情景,說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貯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來倒在水缸(瓮)里;第四句說,再用小水杓將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這是煎茶前的準備動作,寫得很細緻、很形象,很有韻味。

第五句寫煎茶:煮開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隨着煎得翻轉的茶腳漂了上來。據會品茶的人說,好茶沏了呈白色,這裡翻"雪乳",說明他沏的是好茶。茶煎好了,就開始斟茶。第六句說,斟茶時,茶水瀉到茶碗裡,颼颼作響,像風吹過松林所發出的松濤聲。他在《試院煎茶》詩里說"颼颼欲作松風聲",也是用"松風"來形容茶聲。這雖然帶點誇張,卻十分形象、逼真地說明,他在貶所的小屋裡,夜間十分孤獨、寂靜,所以斟茶的聲音也顯得特別響。

第七句寫喝茶,說要搜"枯腸"只限雖三碗恐怕不易做到。這句話是有來歷的。唐代詩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詩說:"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寫詩文思路不靈,常用"枯腸"來比喻。搜索枯腸,就是冥思苦索。盧仝詩說喝三碗可以治"枯腸",作者表示懷疑,說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腸",使文思流暢。看來他的茶量要超過"三碗",或許喝到盧仝詩中所說的"七碗"。他在另一首詩中就說,"且盡盧仝七碗茶"。喝完茶幹什麼?沒事。所以最後一句說,喝完茶,就在這春夜裡,靜坐着挨時光,只聽海南島邊荒城裡傳來那報更(夜間報時)的長短不齊的鼓聲。

這首詩的特點是描寫細膩生動。從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聽更,全部過程仔仔細細、繪影繪聲。通過這些細節的描寫,詩人被貶後寂寞無聊的心理,很生動地表現出來了。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祜二年(1057)進士,曾任鳳翔府簽判、密州知州、湖州知州、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宋孝宗時追諡文忠。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詞代表,並稱"蘇辛"。詩文合集有《蘇東坡集》,文集有《蘇軾文集》,詩集有《蘇軾詩集》,詞集有《東坡樂府》。《全宋詞》收其詞約350首。《全宋詞補輯》錄其詞1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