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汽燈在戶外作為營地照明燈時的表現遠遠好於各類電子管燈,時間長(一般可以達6個小時以上)、亮度高,環保沒有電池污染,可抗三、四級以下的風,小雨天氣亦可使用。在帳內使用時有一定除濕功能,冬季可以迅速提高帳內溫度[1]。
汽燈形狀
汽燈在外形上和馬燈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盡相同,所以在具體構造上也有一些差別。首先汽燈在裝上煤油或石蠟油以後,還需要向底座的油壺裡打氣,以便產生一定的壓力,使煤油能從油壺上方的燈嘴處噴出;其次,汽燈沒有燈芯,它的燈頭就是套在燈嘴上的一個蓖麻纖維或石棉做的紗罩,舊工藝使用硝酸釷溶液浸泡;再就是汽燈的上部還有一個像草帽檐一樣的遮光罩。由於紗罩經過硝酸釷溶液浸泡工藝製成,所以當紗罩遇到高溫後會發出耀眼的白光,一盞汽燈可以把周圍十幾米的範圍都照得通明。不過,有時汽燈點的時間太長了,半路上還需要再打點氣。汽燈平時似乎用的不是太多,主要是遇到一些大場面或隆重的場合才會使用。六、七十年代,通常是夜裡大隊召開全村群眾大會的時候,會場上高高懸掛着明亮無比的汽燈;另外,在過年的時候,村里搭台子唱戲,舞台上的燈光就是用的汽燈。
汽燈的使用
汽燈在戶外作為營地燈時的表現遠遠好於各類電子管燈,時間長(一般可以達6個小時以上)、亮度高,環保沒有電池污染,可抗三、四級以下的風,小雨天氣亦可使用。在帳內使用時有一定除濕功能,冬季可以迅速提高帳內溫度[2]。
組件
燈體、玻璃罩、燈芯、油壺、收藏盒(可以把汽燈安全的包裝起來)
九十年代初期民間流行的一種用來照明的簡易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