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汾西縣和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汾西縣和平鎮,位於汾西縣南部,與洪洞縣接攘,國土面積80.28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人口9355人(2017)。邢辛公路、和(平)團(柏)公路過境。[1]

中文名稱: 和平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

電話區號: 0357

郵政區碼: 041000

地理位置: 山西省汾西縣

面 積: 80.28平方公里

人 口: 9355人(2017)

方 言: 晉語

機 場: 喬李民航機場

車牌代碼: 晉L

歷史沿革

1959年置和平公社,1984年建鎮。

行政區劃

轄和平、張泉、申村、屋子鋪、芝麻圪嶺、溝西、季家莊、趙莊、河達、城南掌、回王、瓦樂平、禮義掌13個村委會。

資源狀況

國土面積80.28平方公里,糧食播種面積38085畝(夏糧24285畝,秋糧12214畝),煤炭資源豐富,鄉鎮企業以採煤為主。

行政區劃

汾西縣轄鎮。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22公里。面積86平方公里,人口1.2萬。邢辛公路、和(平)團(柏)公路過境。農業以種植小麥、。

經濟發展

農業主導產業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為主,養殖業以牛、雞、豬、兔,種植業以中藥材金銀花、遠志,紅棗、核桃為主,現存欄大牲畜720餘頭。

2012年,糧食總產量5620噸(小麥2600噸、玉米248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10元。

全鎮享受低保補助532人、五保補助72人。

汾西縣安排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5處,解決了45個自然村3100戶農民14116口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這是汾西縣2008年為群眾辦的十件實事之一。

近年來,汾西縣委、縣政府將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工作,針對群眾生活中的困難問題,想方設法解難題,千方百計辦實事,每年都確定辦十件利民為民的實事。2008年,縣裡集中解決中小學生上學難、城鄉居民看病難、吃水難、群眾行路難等十大問題。十件實事中包括了:投入1752萬元,對全縣中小學校實施「兩免一補」,為2161名學生進行生活補助,完成6所學校的建設和改造,極大解決了中小學生上學難問題;投資5950萬元,全面完成五條公路建設任務,同時投入3175萬元,新建通村油路、水泥路和連村工程73公里,極大改善了縣域交通狀況。

為確保十件實事不折不扣兌現落實,真正惠及廣大城鄉居民,汾西建立了縣級領導包聯實事落實工作責任制,建立十件實事督辦工作機制,縣政府成立的十件實事督查落實工作機構不定期地對十件實事的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有力地推進了十件實事的落實兌現。

政府機構

基層黨支部共17個,其中農村支部13個,鎮直支部4個,共有黨員481名,農村黨員427名,鎮直機關黨員54名,女黨員51名。鎮政府工作人員24名,其中副科級以上10名。2006到2009年分配到和平鎮的15名大學生村官,有5人考取國家公務員走上新的工作崗位,現有10名繼續在崗。我鎮有59名離任兩委村幹部享受生活補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