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沁色 |
沁色,是指玉器在環境中長期與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質相接觸,自然產生的水或礦物質風化侵蝕玉體,鐵、錳等氧化物緩慢地侵入玉器使其部分或整體的顏色發生變化的自然現象。色質是玉的自然屬性,色即沁色,質指玉質,而沁色通常會成為一塊古玉的重要鑑定標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沁色,又叫浸色或土沁 [1]
產生機理 風化侵蝕
簡介
常見的沁色有水沁-白色,硃砂沁-紅色,土沁-土褐色和紅色,水銀沁-黑色,鐵沁-暗紅色,銅沁-綠色,此外還有血沁是紅色的,但是還沒有定論這個名稱是否恰當。
出土之玉常見沁色,分別有白色霧狀的水沁、黃色的土沁、黑色的水銀沁、綠色的銅沁、黑紫色的屍沁,蓋因玉中有無數微孔,如果常年埋在地下或老墳中。受附近環境影響,就會生沁色。尤其是屍體上攜帶的玉件,在死者腐爛過程中,被屍液浸染而出現深紫色的斑痕,俗謂之"屍沁",玉器上有紅沁,則說明死者多是被活着捆綁,再活活用兇器殺死,流出的鮮血浸入玉器,成了名符其實的"血沁"。
沁色顏色
單色沁
①要與玉本質的顏色保持同樣顏色,也就是原、次生色為同一色。
②除玉本質的顏色以外的一種顏色叫單色沁,也是與玉本色相對而存在的顏色。
多色沁
含有兩色或兩種以上的顏色,通常理解如:玫瑰紅色為鉀錳沁、紅色為鐵鏽沁、黃色為鉻沁、綠色為銅沁、黑色為金(或水銀)沁、白色為水沁等,由各種礦物質浸潤後產生的顏色,也有的是在相互搭配的作用下組合而成的。
沁色顏色與玉本色的區別
①沁色--除玉本色以外的就是次生色;
②玉本色--即原生色,是指器物玉質本身的顏色;
③過渡色--是玉本色與沁色之間產生的顏色,也可稱為間色、中間色,還可用顏色的明亮度來說明。
注:前人對沁色的誤導,如:"地火沁、血屍古"等說法,均屬於缺乏科學基本知識的無稽之談。
沁色形態
這是有低於或不低於玉表的形態,但應有別於深入玉質肌里內的特徵:
(1)其形態的描述,如:沁點、沁花、沁片、沁紋、沁脈,猶如腦凍、流脈、羽鱗、團霧、飯糝、花蔟、冰裂狀等。
(2)其形狀:如沁成淺表層凹陷的有--沁坑(包括擴展性糜爛的沁坑)等等。
(3)濕滲紋。因受浸潤液滲入所致的濕坑器物,其濕滲痕大都為垂直狀,也會隨玉肌理而延伸。
受沁原因
玉器之所以受沁,實質上受自然環境下的風化作用與浸蝕作用所致,通常需百年以上方能受沁(海邊鹽質土壤中例外):
一、玉花(白玉中的豆花現象)與飯糝(玉質中有白斑,呈飯粒未熟透狀):在清代以前的玉器中,較有可能形成;
二、玉質通透的立體現象:目視可見,漢代以前較為常見;
三、年糕或果凍現象:入過土的玉器經盤玩後呈現的溫潤質感;
四、冰裂紋:入土年深日久產生的明顯現象,通常是玉質內部有裂,而在器表一則撫之無痕,二則即便在放大鏡下也無顯而易見的縫隙);
五、白沁現象(俗稱鈣化):玉器經長期風化作用,在器表或孔隙內附着一些白色粉末,或生成一層白色鬆軟的包體(閃玉白化後,常常會比重變輕,硬度下降);視其程度,分為兩種:
(1)凡入土時間不太長、或者玉質上佳周圍環境呈中性,白化稍弱,其表層水沁、白化呈薄如雲煙的粉狀;
(2)凡入土時間長的高古玉,或因水土環境、或因玉質較次,造成白化嚴重,而呈雞骨白、象牙白,甚至有完全腐化變質者),(類似的還有黑沁現象--俗稱黑漆古、水銀沁;紅沁現象,如"棗皮紅"、"灑金沁"--俗稱血沁;土沁現象,如"老甘黃"、"松香沁";)
六、生結晶:古玉入土數以千年,其中一些成分在在下潮濕環境長期作用下,經毛細管作用,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雲母光澤,白色者為透閃石晶,黑色為陽起石晶--呈針狀、冰花狀,多見之於裂縫、刻痕、蝕斑、受沁處,與石英岩中雲母片的隨機分布大不相同 ,很容易區別);
七、熔斑:漢代以前之高古玉入土後,因受地熱、受力不均等因素長期作用,形狀發生變形,器表或呈現熔蠟狀。
沁色特徵
玉器受沁雖說需經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於入土之後所處壤質有別,時間長短不同,玉質不同,受沁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南方地濕,玉器易受沁變質;北方較乾燥,受沁較淺,或有歷經數千年不受沁者。但無論如何,都是有證可驗的:
一、受沁時,玉器表面會遭破壞,淺者為蝕斑--起伏不平者為"桔皮紋",深入玉中者為蝕孔--"土咬",局部受侵蝕嚴重,朽爛如枯骨、膏泥者--"唐爛斑"(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見,故有此稱);其不可人為作偽者有三:
(1) 蛀蝕孔呈外小內大的不規則狀,孔內有如纖維網;
(2) 蛀孔周圍有一白化過渡層;
(3) 蝕孔或裂綹內或有砂粒(質硬未風化者),或有均質膠固體;
二、凡玉質較脆弱的紋路或裂綹處更易受沁,形成沁紋--顏色較深,且有向周圍擴散之勢,且沁紋多呈凹陷現象。古玩界,對不同沁紋現象分別有不同稱謂:
(1) 牛毛紋:沁紋呈同向排列,狀如牛毛般細密;
(2) 亂柴紋:沁紋如樹枝狀結構延伸;
(3) 螞蟻腳:沁紋呈不規則網狀,細如蟻跡;
(以上沁處,撫之無在20倍放大鏡下,均可見凹陷現象;而人為火燒紋,紋路生硬,大多如放射狀)
釘金沁:受沁處呈點狀凹陷,鐵鏽般的黃褐沁色沉積,有如釘狀,是高古玉的獨有表徵之一;
三、凡部分受沁者,其沁色自然由深及淺,很有層次感--擴散沁色現象,尤其是在受沁與不受沁處之間、表里之間、此一沁色與彼一沁色之間,更易分別(唯一例外的是,水銀沁有呈塊狀,而與周圍沁色截然 分明者),至於比較好的玉質,從"開窗見地"處往裡看,沁層更有立體感;
四、如果是"彩沁",沁紋與蝕斑處通常更為明顯,呈色深淺層次有很自然;兩種以上沁色,常會發生顏色取代與覆蓋現象,比如黑色覆蓋紅色、紅色取代土沁色、水心覆蓋糖沁色等;
五、自然沁色在器表呈連續分布時,不會因刻痕而中斷,否則即有"老玉新工"之嫌;
六、自然沁色在器表呈連續分布時,其中的刻痕或孔內也當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積較深而色稍重;而不受沁處的刻痕或孔隙內,則多有粉狀白化,或呈原玉色;
七、有沁色或質變處,透光性通常會原玉質開窗處要差很多,甚至不透光;
八、一般來說,刻工比較繁複的地方,比打磨光滑的平面更容易受沁、變質,沁色也會比較深,但與周圍沁色之間還是會有所過渡與交待(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內俱呈深色,則為染色作舊);
巧色沁色
自宋代以降,仿古(作偽)風氣日盛,再加之留皮、巧色工藝在玉作當中越來越多,近現代作偽者更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點,給人們在古玉沁色認別上增加了許多難處。但若認真加以審視,除了綜合加工工藝、刻痕特徵、形制紋飾因素外,在巧色與沁色之間,也還是可以找到其中差別的:
一、邊料、原生色與土沁色:前者有單色與多色兩種,是在玉石成礦時形成,性質非常穩定,無沁門;而後者是入土後的次生變化,有沁門,且在沁色與原玉色間多有明顯的過渡擴散暈現象;
二、留皮、帶糖與沁色、糖沁:留皮多在器物雕刻表現的突出點上,原玉帶糖部分也與雕刻所要表現的主題有關;而沁色、糖沁系入土後自然形成,分布不依刻工意志為轉移,不僅在突出點上受沁,且入沁過渡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