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君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沈君用(1621-1644),明代天啟崇禎宜興制壺高手,原籍安徽婺源人。名士良,俗呼"沈多梳"(宜興垂髫之稱)。

人物簡介

沈君用(1621-1644),明代天啟、崇禎間宜興制壺高手,原籍安徽婺源人。名士良,俗呼「沈多梳」(宜興垂髫之稱)。自幼知名,後因壺得罪官府而陷於冤獄,中年夭折。 其作品以自然界物器造型。製品多浮雕,玲瓏剔透,形象逼真,且善配泥色、善配壺土,技術精湛、造型工致巧妙,蓋口准縫,不苟絲髮。 沈君用傳器,陳靄雪藏「紅泥粗砂小壺」一具,流短而把反,製作極精,壺底鐫「大明天啟丁卯(1627)君用制」九字楷書三行。 [明] 周高起《陽羨茗壺系·神品》:「沈君用,名士良,踵仲美之智,而妍巧悉敵。壺式上接歐正春一派,至尚像諸物,制為器用。不尚正方圓,而筍縫不苟絲髮。配土之妙,色象天錯,金石同緊,自幼知名。人乎之日沈多梳。宜興垂髫之稱。巧殫厥心,亦以甲申四月夭。 」

紫砂壺長久以來,即被人們推崇為理想的注茶器。它優良的實用功能,在明清兩代的文獻中即有所記載。明清兩代人們認為茶壺之所以「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陶」,是由於紫砂壺能發出茶之色、香、味,並且既不奪香,又煮熟湯氣。關於「越宿不餿」的說法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紫砂壺以宜興紫砂壺最為出名,宜興紫砂壺泡茶既不奪茶真香,又無熟湯氣,能較長時間保持茶葉的色、香、味。紫砂茶具還因其造型古樸別致、氣質特佳,經茶水泡、手摩挲,會變為古玉色而倍受人們青睞。紫泥確實是宜興得天獨厚的原料,它在成份上俱備了制陶所必須的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從顯微觀察發現,紫泥主要礦物為石英、粘土、雲母和赤鐵礦。合理的化學、礦物、顆粒組成,使紫泥俱備了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乾燥收縮小等良好的工藝性能。紫泥粉碎的細度,以過60目篩為宜。泥料過粗製作時費功;泥料過細製作時粘手,坯體表面會引起皺紋,同時還會引起乾燥,燒成收縮增大, 降低燒成溫度,則發生氣泡缺陷。過60目篩的泥料,大的顆粒尚粗,在成型過程中系用精加工這道關鍵工,把器形周身理光,形成一層緻密的表皮層。由於表皮層 的存在,產品燒成的溫度範圍擴大了,不論在正常燒成溫度的上限或下限,表皮層容易燒結,而壺身內壁仍能形成氣孔。因此,成形時的精加工工藝,俱有把泥料、 成型、燒成三者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作用,賦予紫砂表面光潔,雖不掛釉而富有光澤,雖有一定的氣孔率而不滲漏等特點。紫泥經過1150℃燒成後,形成了殘留 石英、雲母殘骸、莫來石、赤鐵礦、雙重氣孔等物相。

製作原料

紫 砂壺燒制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可以燒制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且,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據上海硅酸鹽研 究所有關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類型,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制而成,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 燒制溫度在1100-1200℃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 興紫砂。

實用性

紫砂壺是用於泡茶煮 茶的。對於紫砂壺的性能「色香味皆蘊」過去早有定論。而且,科學機構也對砂 壺的「暑月越宿不餿」一事,較砂壺與陶瓷做了詳細測試,的確證實了砂壺較陶瓷優越了許多,這一結論是基於紫砂原料的獨特性。紫砂壺實用性強,乃在於它具有 比較高的氣孔率,使其具有透氣性好的優點。據《中國陶都史》第394頁記載:紫砂泥料「其特點是含鐵量比較高…¨,紫砂器的顯微結構中存在大量的團聚 狀」,它的氣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團聚內部的氣孔,另一種是包裹在團聚體周圍的氣孔群,且大部份屬於開口型氣孔,紫砂器良好的透氣性,可能與這種特屬的顯 微結構有關。據宜興陶瓷公司對各陶土的理化工藝性能測定,發現紫砂泥的氣孔率高達10%以上。因而又說明了透氣性好當然就是「泡茶色香味皆蘊」和「暑月夜 宿不餿」的主要原因了。紫砂泥的可塑性和結合能力好,則是其有利於工藝裝飾的原因。再則紫砂泥的焙燒溫度範圍也寬,為1190℃到1270℃,這是紫砂制 品不滲漏,不老化,越使用越顯光潤的又一原因。以上均說明了,這種粉質細砂岩的紫砂土,是「宜陶宜壺」的最佳泥料,也是陶都宜興特有的寶藏。 用江蘇宜興紫砂陶土燒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才是舉世公認的質地最好的茶具。[1]

沈君用,明代天啟年、崇禎間宜興制壺高手,原籍安徽婺源人。名士良,俗呼「沈多梳」(宜興垂髫之稱)。自幼知名,後因壺得罪官府而陷於冤獄,中年夭折。 其作品以自然界物器造型。製品多浮雕,玲瓏剔透,形象逼真,且善配泥色、善配壺土,技術精湛、造型工致巧妙,蓋口准縫,不苟絲髮,價格都在百萬元以上。[2]

(沈君用款鐘形壺) 沈君用傳器,陳靄雪藏「紅泥粗砂小壺」一具,流短而把反,製作極精,壺底鐫「大明天啟丁卯(1627)君用制」九字楷書三行。 [明] 周高起《陽羨茗壺系·神品》:「沈君用,名士良,踵仲美之智,而妍巧悉敵。壺式上接歐正春一派,至尚像諸物,制為器用。不尚正方圓,而筍縫不苟絲髮。配土之妙,色象天錯,金石同緊,自幼知名。人乎之日沈多梳。宜興垂髫之稱。巧殫厥心,亦以甲申四月夭。 」

(沈君用紫砂壺) 此件紫砂壺造型別致,紋飾相當精美, 刻工熟練,整個器型相當舊氣,保存 完好,在市場上有一定價值。[3]

(沈君用制佛祖蟾紐紫砂壺) 此壺呈弧形,正反兩面飾開光浮雕佛祖像,桃形火焰包圍,佛祖全跏趺坐於蓮座之上。壺為龍形柄,聯結頸部與腹部,一彎嘴,蟾鈕,圓形蓋,釘足。壺色澤古樸沉舊,可見其年代已久。且器型別致,工藝細膩,線條流暢,做工精細,可見匠人別出心裁。蓋內與柄下印「君用」款,底刻「大明萬曆冬月沈君用制」楷書。

視頻

一把紫砂壺的製作全過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