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復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沈復粲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沈復粲(1779~1850),字霞西,清山陰東浦人[1]。幼貧,不能事科舉,勤力以養父母。與兩兄嗜書似命,隱於書業,肆力於經史百家[2]。收藏書籍數萬卷,尤愛收藏大儒、忠孝之卷帙,殘文隻字,惜如異珍。家辟鳴野山房藏書閣。與同里杜煦、杜丙傑、杜春生三兄弟為友,輯成《蕺山劉子全書》40卷,又自補輯《劉子書補遺》24卷,皆刊行[3]。念劉宗周弟子祁彪佳完節最先,與諸杜校刊《忠敏文集》。宗周之學源自王守仁,故又輯《王門弟子淵源錄》;先於劉宗周而殉於甲申(1644)者為施邦曜,特輯為《忠愍集》;王門私淑之徒以徐文長為最奇,輯《徐文長遺事》4卷,皆將付刊,因病不果。其他編著有《越中金石廣記》、《詩巢》、《香火證因錄》、《朱太守事實》、《于越事系》、《娥江詩輯》、《沈氏古今人表》、《瓜瓞譜》等,其餘雜著碑帖之目、姓名之紀凡數十種。為表彰遠祖沈煉,復與杜煦建新祠於蕺山,每年與宗周並祭。晚年列龍山九老會,稱霞西翁。道光三十年(1850)二月,因哭兄致疾而卒[4]

目錄

1基本內容

1基本內容

沈復粲(1779—1850),字霞西,齋名嗚野山房,山陰(今浙江紹興東浦)人。幼貧不能事科舉,勤力以養父母。與兩兄嗜書似命,隱於書業,肆力於經史

百家;更珍藏書,收藏書籍數萬卷,尤愛收藏大儒、大忠孝之卷帙;殘文隻字獲收,惜如異珍。家辟鳴野山房藏書閣。與同鄉鄰里杜尺莊(杜煦)、杜丙

傑、杜春生三兄弟為友,輯成《蕺山劉子全書》40卷,又自補輯《劉子書補遺》24卷,皆刊行。念劉宗周弟子祁彪佳完節最先,便與諸杜校刊《忠敏文

集》。劉宗周之學,復粲認為源自姚江(王陽明),故又輯《王門弟子淵源錄》;先於劉宗周而殉於順治一年(1644)者為施忠愍,特輯其緒言為《忠愍

集》;王門私淑之徐文長為最奇,輯《徐文長遺事》4卷,皆將付刊,因病不果。編著還有《越中金石廣記》、《詩巢》、《香火證因錄》、《朱太守事

實于越事系》、《娥江詩輯》、《沈氏古今人表》、《瓜瓞譜》等書。雜著《碑帖之目》、《姓名之紀》凡數十種。晚年列龍山九老會,稱霞西翁。道光

三十年(1850)二月因哭兄致疾而卒。

《四部總錄藝術編》記載:「嗜金石,喜博覽,著書甚多。有嗚野山房匯刻帖目,於書、畫、法帖之檢閱,非常便利。又有熙朝書家姓纂,為李放纂清書史時所未見。」

字霞西,號鳴野山房主人,一作沈復燦。山陰(今浙江紹興)東浦人。早年苦於家貧而不能從事於科舉,遂隱於書肆。嗜書似命,肆力於經史百家。收藏

書籍數萬卷,尤愛收藏大儒、忠孝之卷帙,殘文隻字,惜如異珍。嗜金石,性好博覽,搜羅頗多。家有藏書樓「鳴野山房」,祁氏「讀書樓」所藏,有半

數被其購去,章學誠氏遺書,子孫不能守,部分歸其所藏,家有4萬冊藏書,其中多罕秘之本。收藏戲曲為多,如《傳奇全本》556種,《名劇匯》72種,

《古今名劇選》56種;195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有《鳴野山房書目》,潘景鄭校訂,著錄圖書2 000餘種,一說是《奕慶藏書樓書目》的翻版。與同

里杜煦、杜丙傑、杜春生三兄弟為友,輯成《蕺山劉子全書》,又自補輯《劉子書補遺》、《忠敏文集》、《王門弟子淵源錄》、《忠愍集》、《徐文長

遺事》等,皆刊行。自撰《霞西過眼錄》,《鳴野山房匯刻帖目》,對檢閱書畫頗為便利。藏書於病歿之後,被子孫變賣,多數歸於紹興徐氏。著有《康

熙朝書家姓纂》、《越中金石廣記》、《詩巢》、《香火證因錄》、《朱太守事實》、《于越事系》、《娥江詩輯》、《沈氏古今人表》、《山陰道上集》等。

詞條標籤: 人物歷史中國歷史書法書法設備文化人物歷史人物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