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學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沈學礎
性別
出生 1938年2月
國籍 中國
籍貫 江蘇溧陽
民族
母校 復旦大學物理系
職業 物理學家

沈學礎[1] [2] [3]



物理學家。1938年2月生於江蘇溧陽。195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從事凝聚態光譜及其實驗方法研究。發展了光學補償雙光束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方法,發現了一定條件下某些固體存在聲學局域模。發展了傅里葉變換光熱電離譜方法,使硅中淺雜質檢測靈敏度有數量級的提高。對超晶格、量子阱及其他低維結構、半磁半導體和非晶半導體以及固體中雜質等作了大量光譜研究,尤注重其中量子態躍遷、量子態雜化耦合等微觀量子過程和量子互作用。撰有《半導體光學性質》、《半導體光譜和光學性質》等。多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


教育背景

195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

工作經歷

  • 1958年到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工作。
  • 1978-1980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訪問學者。
  • 1981年起任紅外物理研究室主任。
  • 1985—1993年任中國科學院紅外物理開放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93年起任該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是該實驗室主要創建人之一。
  • 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1999年11 -12月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 2001年起兼任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2001年1月至今香港大學榮譽教授。
  • 2006年獲國際巴頓獎。
  • 2007年起國際巴頓獎委員會成員。
  • 2008年起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協會創始理事。
  • 2009年起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和Semiconductor Science & Technology編委。

研究方向及領域

主要從事固體光譜和固體光譜實驗方法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和教學。現主要致力於單個納米小量子結構光譜,電子態、微觀互作用及其操控等研究。

科研成果

發展了光學補償雙光束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方法,發現了一定條件下某些固體存在聲學局域模。發展了傅里葉變換光熱電離譜方法,使硅中淺雜質檢測靈敏度有數量級的提高。對超晶格、量子阱及其他低維結構、半磁半導體和非晶半導體以及固體中雜質等作了大量光譜研究,尤注重其中量子態躍遷、量子態雜化耦合等微觀量子過程和量子互作用。

主要獎項及榮譽

多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

學術成就及著作

1)壓力下鍺隧道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沈學礎,陳寧鏘,物理學報(1963).
2)Far Infrared Absorption of pure and Hydrogenated a-Ge and a-Si, Phys. Rev., B22, 2913 (1980).
3)Comparis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MCT and QW Structure material for use in IR Detector, Selected in Milestone Series(里程碑卷) of Night vision. (2001) SPIE Vol: MS169, P553.
4)沈學礎,1992,半導體光學性質,北京科學出版社
5)沈學礎,2002,半導體光譜和光學性質,北京科學出版社
6)Realization of Anisotropic diamagnetic Kepler problem in a solid state Environment, Phys. Rev. Lett., 102: 244103 (2009), Zhanghai Chen, W. Zhou, S. C. Shen et. Al.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沈學礎院士南科大講堂精彩講述電子的故事 南方科技大學
沈學礎院士:大道無術 大智無謀 高志國新浪博客
入滬再做「追星族」 虹橋又結「掃地僧」——固體光譜專家沈學礎院士願為白銀髮展牽線出力 搜狐
第54期院士專家講壇 沈學礎:我一生都在研究電子 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諮詢與學術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