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爾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沈爾康 ,航空救生技術專家,中國航空救生技術科學主要奠基人之一。先後領導了中國第一代具有零高度和零速度救生能力的火箭彈射座椅兩種型號的設計、生產、定型工作。並為建成大型火箭滑車試驗場做了指標論證、選址、總體規劃等大量開拓性工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潘雲從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省吳興縣(今湖州市)南潯鎮

出生日期 1928年9月4日


職業 有色金屬冶金工程技術專家

畢業院校 瀋陽工學院

代表作品 《重有色金屬冶煉設計手冊》

性別 男

生平簡介

潘雲從,1928年9月4日出生於浙江省吳興縣(今湖州市)南潯鎮。父親在鐵路和運輸部門工作,常因工作調動,家庭隨之遷移,因此在青少年時期他就到過祖國許多地方,領略了祖國的一些礦產地,培養了他對礦冶事業的興趣,立志長大後成為一名冶金工程師。高中畢業後,考入了當時因戰亂遷校於蘇州的河南焦作工學院礦冶系。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轉入瀋陽工學院(後改名為東北工學院,今東北大學),1952年8月於冶金系有色冶煉專業畢業。

1952年9月,分配至東北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工作,分管瀋陽冶煉廠、葫蘆島鋅廠等冶煉、加工廠的生產,經常深入生產現場,從而使他對銅、鉛、鋅等金屬的生產技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1955年4月,潘雲從被抽調參加中條山銅礦建設條件調查,其後留礦從事建礦籌備工作,1956年6月,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簡稱中條山)成立後他任公司設計管理科副科長。在中條山8年工作期間,參加了銅礦峪等三個礦山和機修、冶煉廠(後緩建)等大規模建設。經歷了胡家峪、篦子溝兩礦和機修廠從設計、建設到投產的全過程,通過刻苦學習和工作實踐,他對重有色金屬企業基本建設程序更加熟悉,對技術管理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建設初期,潘雲從配合設計部門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他踏遍了中條山百里礦區。工作中他注重調查研究,為公司建設出謀劃策,提出過不少有價值的建議。例如:篦子溝銅礦現在的原礦運輸和選礦廠廠址總體方案就是採納了他的意見後形成的。再如:胡家峪南和溝坑最終地質報告僅提交了銅礦石中伴生鈷的儲量,根據鈷的物相分析,潘雲從認為銅礦體上下盤的黃鐵礦體,也應含鑽,根據他的建議經採樣分析證明確含有較高品位的鈷,經論證具有同時開採的價值,並提出了開採工業指標。後經冶金部批准開採,從而增加了南和溝鈷金屬的儲量。潘雲從為中條山初期創建做出了較大貢獻。

1964年,潘雲從調入南昌有色冶金設計院(簡稱南昌院)工作,出任江西有色冶煉加工廠項目總設計師。他組織了調查研究和工業試驗,還成功地組織了50餘台銅加工設備的非標準設備設計。該工程於1969年全面順利投產。

1973年,他主持編制了江西銅礦建設規劃。規劃建議擴建開發位於贛北的德興、永平等5座大型銅礦山,達到年產銅10萬噸的規模,並在貴溪建設銅冶煉廠,集中處理各礦山生產的銅精礦。該規劃後來為國家決策建設江西銅基地起到積極作用。

1973年至1977年,他參與主持江西永平銅礦總體設計,任設計隊隊長兼項目總設計師。該礦山規模為日採選銅硫礦石1萬噸的大型露天礦。項目建設中採用了許多新技術新設備,由於主要設計方案正確,於1983年建成順利投產,這是中國一次建成日採選萬噸礦石的首座大型銅礦。投產後經濟效益顯著。

1978年至1985年,潘雲從參與主持了貴溪冶煉廠(簡稱貴冶)第一期工程建設的總體設計,任該項目設計隊隊長兼項目總設計師。這是中國首次採用世界上先進的閃速熔煉技術的大型銅冶煉廠。工程的主要工藝技術和設備由國外引進,但界區內、外的國內配套項目多、單項規模大、技術複雜、環保要求嚴,設計採用許多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成功地解決了國內設計與國外先進技術的配套接軌問題。貴冶一期工程於1985年底竣工,一次投產成功。該工程獲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優秀設計一等獎,國家優秀設計銀質獎。生產後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環境保護先進企業和全國工業污染防治十佳企業。他為貴冶一期建設做出了貢獻。

1984年,潘雲從擔任院總工程師後,主管上海、瀋陽、常州、貴溪等冶煉廠銅電解精煉工程,以及上海冶煉廠(簡稱上冶)連鑄連軋工程和富春江冶煉廠(簡稱富冶)粗銅冶煉工程,均順利建成投產。貴冶電解和上冶連鑄連軋、富冶粗銅冶煉分別獲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優秀設計一等獎和二等獎。他十分重視技術開發工作。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組織了對貴冶引進技術和設備的消化、吸收、移植的設計工作,並將迴轉式精煉爐、銅陽極自動定量澆鑄、電熱蒸髮結晶硫酸鎳等技術和設備分別移植到大冶有色金屬公司(簡稱大冶)和上冶工程中獲得成功,並獲得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兩項科技進步二等獎。為南昌院在90年代成功設計金隆銅業公司和伊朗哈通·阿巴德銅冶煉大型閃速爐煉銅工程創造了條件。由他主持開發的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工程,填補了中國在該領域的空白,建成了國內第一個垃圾衛生填埋場。該項目獲得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優秀設計一等獎,並被建設部定為垃圾填埋示範項目。

工作經歷

1952~1954年 任東北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技術員。

1954~1955年 任東北粗銅冶煉廠籌備處技術員。

1955~1956年 任重工業部中條山銅礦工作組技術員。

1956~1964年 任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設計管理科副科長、一級技術員。

1964~1995年 任南昌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項目總設計師、總設計師室主任、總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主要論著

1 Pan Yuncong,Zhang Wenhai.Guixi Smelter-Newly built copper flash smelting plant of PRC.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flash smelting congress.1986.337~350

2 潘雲從主編.重有色金屬冶煉設計手冊.銅冶煉篇.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5

3 潘雲從,王達成主編.銅冶煉廠建設標準.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