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炯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沈炯來

沈炯來,1958年1月3日出生於韓國,導演、演員、編劇、製片人,1982年沈炯來高麗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加入KBS電視台,以喜劇演員的身份開始活動,1984年出演南基男導演的《乞討者之歌》而與電影結緣,不久便以「Young gu和懶漢」系列影片中的傻瓜形象廣受歡迎,此外還拍攝了8部的兒童超級英雄影片「外星人雷鷹」系列。1993年沈炯來設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公司「Young gu art movie」,以導演 的身份進軍電影界。主要作品有《為了麵包的日子》、《最後的教父》、《龍之戰》等。 [1]


個人特點

沈炯來2007年製作幻想片《龍之戰》(D-War)獲得國際聲望。該片投資創下韓國電影史上最高記錄。沈炯來導演原先是一位頂級的喜劇演員,現今韓國最成功的笑星劉在石10多年前還是個「死跑龍套的」的光景下得到的角色「蜈蚣腿4」——當然這隻蜈蚣有很多條腿——而蜈蚣的身體則是由前輩沈炯來扮演的,那時候的觀眾們如果想避開由沈炯來演繹的畏首畏尾的小市民形象的話就很難在熒幕上找到歡笑。1982年沈炯來高麗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加入KBS電視台,以喜劇演員的身份開始活動,1984年出演南基男導演的《乞討者之歌》而與電影結緣,不久便以「Young-gu和懶漢」系列影片中的傻瓜形象廣受歡迎,此外還拍攝了8部的兒童超級英雄影片「外星人雷鷹」系列。1993年沈炯來設立了自己的電影製作公司「Young-gu art movie」,以導演的身份進軍電影界,沈炯來旨在拍攝出融合特效和喜劇元素、能夠和好萊塢並駕齊驅的新型韓國科幻電影。此後他們陸續創作了《英九和恐龍啾啾》、《暴龍之爪》、《大力王》等影片,但是這些作品並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然而,在當時韓國科幻電影供血不足的羸弱環境之下,能夠斥資幾十萬元用於特殊效果裝備的購買以及幾個月時間裡一百多名電影工作者的不分晝夜地辛苦工作依然值得最高的評價,正是這樣不懈的努力才使得韓國科幻電影逐步步入正軌。 [2]


個人作品

乞討者之歌 (1984)

小無知 (1985)

流浪藝人 (1985)

偵探Q (1985)

外星人雷鷹 (1986)

外星人雷鷹2 (1986)

外星人雷鷹3 (1987)

外星人雷鷹4 (1987)

七個耳光 (1987)

外星人雷鷹5 (1988)

超級洪吉童 (1988)

英九闖少林 (1989)

外星人雷鷹7 (1992))

大力王 (1995)

導演:

英九和吸血鬼杜古拉 (1992)

英九和恐龍啾啾 (1993)

暴龍之爪 (1994)

怪獸大決戰 (1999)

龍之戰 (2007)

製作人

粉色罐 (1994)

怪物龍圖卡 (1996)


參考來源

  1. 沈炯來, 搜狐視頻,
  2. 沈炯來 Hyung-rae Shim, 豆瓣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