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譜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沈譜琴 沈譜琴(1870-1939),名毓麟。菱湖竹墩人,生於湖城。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沈譜琴在湖城以私資創辦志正學堂。同年,為創辦湖州府學堂,捐資10多萬銀元。次年2月,湖州府學堂正式成立,他將志正學堂併入府學堂,校址設於愛山書院。
人物簡介
沈譜琴(1873—1939),名毓麟,吳興(今天浙江省湖州市)竹墩人。清末留學日本,參加中國同盟會。回國後不久,湖州發生海島教案,譜琴作為地方代表出面交涉。光緒三十三年(1907)捐資在湖州東門沈氏私宅創辦吳興女校。後任湖州府中學堂監督。宣統三年(1911)十一月,杭州光復,率學生武裝占領湖州城,成立湖州軍政分府,任臨時都督。抗日戰爭時,日本侵略軍占領湖州後,曾下鄉避難。1938年春,出任日本侵略軍成立的「湖州自治委員會」主任委員,半年後解職。
家資雄厚,在吳興城內擁有不少房地產,熱心辦教育。
投身教育
光緒三十一年(1905)冬,沈譜琴由日本留學回國不久,湖州府中、小學堂因前監督、堂長不諳新教育原理,學級不分,辦法欠善,學生銳減至三十餘人,年糜經費萬餘銀元。於是,旅滬、旅杭兩同鄉會聯合公舉沈譜琴和潘芸生(名澄鑒,湖州人,留學日本,曾任上海南洋公學、務本女塾教員)兩人回里負責中、小學堂的改革。是年冬,經公開招生,投考者竟有千餘人(均是男生),遂按程度和年齡分為四類:國文程度稍優、年齡較大的入湖州師範傳習所(後稱師範學堂);學科程度平常、年齡稍次的入府中學堂;十二歲以上、文字略通的入程安高等小學堂;七歲以上十一歲以下的就近入城東南西北四所由蒙學堂改辦的初等小學堂。師範傳學所和程安高等小學設在愛山書院舊址,府中學堂遷移三賢祠。沈譜琴擔任師範學堂、府中學堂監督和程安高等小學堂堂長。與此同時,沈譜琴為提倡女學,在東街兩處私宅籌設一所吳興女學堂,招收女學生百餘人,分設師範科、手工科和小學部;請潘芸生任女學堂監督,聘湯國黎、村越信子(日本人,工藝美術教員)等人執教。女學堂開辦經費和常年經費均由沈譜琴獨立承擔。
建坊旌表
光緒三十四年(1908),沈譜琴因忙於師範學堂、 府中學堂及吳興女學堂校務,遂將程安高等小學堂的校務委託曹礪金接辦。同年,將府中學堂遷回愛山書院舊址,程安高等小學堂遷回三賢祠舊址。是年,沈譜琴已為吳興女學堂捐資銀洋一萬二千七百餘元。清廷定例,捐資千兩以上准予建坊。宣統元年(1909),浙江巡撫上奏朝廷,為熱心捐資辦學的沈譜琴請將建坊旌表。吳興女學堂辦學七年內,沈譜琴共捐款四五萬銀元,連同她對其它學堂的捐資,至民國初期,累計捐款達十餘萬銀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