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子 李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沐浴子是一首五言古詩。詩人雖沒有直接鋪陳頌揚屈原的偉大人格,卻反用《楚辭·漁父》,別具匠心地設置一個對立面,以屈原為主,以漁父為副,以副托主,以漁父「混世」的反語來激勵屈原,亦是暗喻自己,流露出對同流合污者的憎惡與痛恨,也陳述了其對人生處事的鮮明獨特認識與理解,披露出其政治失意後的激憤無奈心情。
原文
李白〔唐代〕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
處世忌太潔,至人貴藏暉。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
譯文
沐芳彈冠除灰,浴蘭振衣去塵是古人高潔之士的行為準則,現在已不適合時世。
處世切忌太高潔,守志隱逸之士要善於韜光晦跡,深藏不露。
滄浪江有釣魚翁,不如與他浪跡五湖去。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詩人離去朝廷之際。
賞析
詩人雖沒有直接鋪陳頌揚屈原的偉大人格,卻反用《楚辭·漁父》,別具匠心地設置一個對立面,以屈原為主,以漁父為副,以副托主,以漁父「混世」的反語來激勵屈原,亦是暗喻自己,流露出對同流合污者的憎惡與痛恨,也陳述了其對人生處事的鮮明獨特認識與理解,披露出其政治失意後的激憤無奈心情。
「沐芳莫彈冠,浴蘭莫振衣」句,詩人反用《楚辭·漁父》之意,告誡世人不要如屈原那般的明辨是非、寧死不折的積極入世態度。
「處世忌太潔,至人貴藏暉」句,直接表達觀點,明喻人生在世的處事方式,就應當如漁父那般不問是非、明哲保身的消極出世態度。
「滄浪有釣叟,吾與爾同歸」句,用形象表達觀點,透露出韜光養晦才是真正的處世態度,願意追隨漁夫的思想和行跡,隱居江湖,不露才華。
詩人雖沒有直接鋪陳頌揚屈原的偉大人格,卻反用《楚辭·漁父》,別具匠心地設置一個對立面,使得詩意內涵全熔鑄在一個整體對比性構架之中,實則以屈原為主,以漁父為副,以副托主,以漁父「混世」的反語來激勵屈原,亦是暗喻自己,從而造成更強烈的對比,間接讚揚了屈原的崇高精神,也貶抑了漁父的消極態度,只好異途殊歸,各行其志,呈現出詩人對同流合污者的憎惡與痛恨,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處事的鮮明獨特認識與理解,字裡行間透露其政治失意後的激憤無奈心情。
簡析
《沐浴子》是一首五言古詩。詩人雖沒有直接鋪陳頌揚屈原的偉大人格,卻反用《楚辭·漁父》,別具匠心地設置一個對立面,以屈原為主,以漁父為副,以副托主,以漁父「混世」的反語來激勵屈原,亦是暗喻自己,流露出對同流合污者的憎惡與痛恨,也陳述了其對人生處事的鮮明獨特認識與理解,披露出其政治失意後的激憤無奈心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一說出生於西域碎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