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連納清真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連納清真寺
圖片來自medium

沙連納清真寺(Шарена Џамија;Xhamia e Pashës;Alaca Cami,意為「多彩的清真寺」)是一座位於北馬其頓泰托沃佩納河畔的清真寺,始建於1438年,後在1833年由阿卜杜拉赫曼帕夏(Abdurrahman Pasha)重建[1]。2017年3月14日,該宗教建築群經北馬其頓政府公告為具有獨特重要性的特別重要文化遺產。

建築

與其他清真寺傳統的奧斯曼瓷磚裝飾不同,沙連納清真寺飾以了明亮的花卉畫作。據記載其使用了30,000多枚雞蛋來準備油漆和釉料。該清真寺的另一處不同則是沒有外部圓頂,因為其風格為早期的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建築風格。

歷史

沙連納清真寺始建於1438年,設計師為伊沙克貝伊。當時大多數清真寺都由蘇丹貝伊帕夏出資建造,但是該清真寺卻是由當地的一對姐妹出資。與其他清真寺類似,其也在河流附近建造了土耳其浴場

參考文獻

  1. Xhamia e Pashes. [2019-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