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活動)原圖鏈接來自 河南大學 的圖片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是以地理科學為主體,涵蓋地學、經濟學管理學、環境學及工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學院,是河南大學直屬院系。

學院簡介

學院前身為始創於1923年的河南大學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為著名地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馮景蘭教授。經過幾代地理人的篳路藍縷、奮力拚搏,環境與規劃學院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得到社會各界一致讚譽。2006年6月,學院黨總支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同年,省委書記徐光春、省長李成玉先後來院視察,並對學院的辦學特色和豐碩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2019年1月25日,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研究生第二黨支部被教育部遴選為研究生樣板黨支部。

辦學理念

根據當代地球科學發展和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形勢和任務,結合我校發展確定的階段目標和學院發展實際,進一步優化結構,突出重點,系統推進,以人為本,促進交叉,強化創新,率先實現把環境與規劃學院建成國內一流學院的目標。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大眾化、信息化和地球科學系統化、現代化的背景下,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科、專業建設為基礎,以改革與創新為動力,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構建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立足河南,面向全國,服務社會,培養具有社會責任、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2]

機構設置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是以地理學科為主體的涵蓋地學,環境學,經濟學及管理學等領域的綜合性學院.學院現擁有人文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區域經濟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等6個博士點,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土地資源管理,旅遊管理,環境科學等13個碩士點.學院下設四個系(地理科學系,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系,地理信息科學系,環境科學系),七個研究機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區域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區域科學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中澳地理信息分析與應用研究中心,旅遊與城鄉規劃中心,土地科學研究所),其中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是河南省省委宣傳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區域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是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基地,區域科學研究所是河南大學重點研究機構.作為核心建設單位與學校其他單位共建的"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擁有數字區域模擬,環境演變兩個科研試驗室,其中數字區域模擬實驗室是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擁有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三個教學實驗室.擁有中國科協授牌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師資力量

環境與規劃學院是河南大學的老院系之一,師資雄厚.學院現有教工8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25人,講師和助教19人,教輔行政幹部17人.在教師隊伍中,有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39人;國家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6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6人,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3人,省管優秀專家5人;博士40人;在國家級學會及專業委員會中擔任學術職務者36人次,在國家專業性學術刊物擔任主編、編委者20人次。

現擁有人文地理學與區域經濟學兩個河南省重點學科,其中人文地理學是中國人文地理學科發展的主要基地之一.1988年以來,人文地理學連續六屆被評為省重點建設學科,2001年被確定為河南省第一層次重點建設的學科,1995年該學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河南省10個申請進入國家「211工程」的重點學科之一.目前,公司與工業地理,城鄉發展與規劃,區域模型與信息系統,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自然地理過渡帶研究,資源遙感信息技術應用以及旱地農業生態研究等已成為幾個富有特色和較強實力的研究方向.

視頻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 相關視頻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馮兆東老師
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秦奮老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