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底鎮東村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河底鎮東村村位於陽泉市郊區西北部,原為東村鄉政府所在地,現為河底鎮第四人口大村,全村居住人口3000人左右,農業人口2400餘人,居民戶780戶,擁有耕地1740畝,人均0.7畝。面對一無地下資源,二無地面企業,集體經濟薄弱,農民增收緩慢的狀況,支村兩委一班人積極發掘農業潛力,充分利用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農村勞動力富裕等優勢,制定出了「三大工程富民,各行各業並進,一個目標強村」的長遠規劃,以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整體推進東村村的全面發展。[1]
中文名: 東村村
地理位置: 陽泉市郊區西北部
耕 地: 1740畝
民 戶: 780戶
農業經濟
三大工程富民:就是從2006年-2010年內,新建日光溫室大棚300畝,有300戶村民種植;新建15-20萬隻蛋雞養殖園區,有100戶從事養殖;建設1000畝乾果林基地有100-150戶的村民從事乾果林種植。
工業投資
各行各業並進:啟動耐火廠、紡機廠、養豬場、鑄造廠等企業。增強商品一條街的服務、信益和質量。青年人解放思想,開拓視野,外出打工創家立業。一個目標強村就是:開創一片團結、和諧、穩定的新天地建設一個繁榮、文明、富裕的新東村長遠規劃制定後,我們村就積極進入實施階段。從2006年-2008年累計投資1000餘萬元,建起了占地150畝,使用面積100餘畝的日光溫室大棚。從2007年起先後投資290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東村小學綜合教學樓,300餘名學生和教職工,告別了危舊教室,近100名幼兒園的孩子們,也告別了廟宇幼兒園,搬進了花園式的新型教學樓。從2007年投資500萬元建起了可存欄10萬隻的蛋雞養殖園區,將有50餘戶村民從事蛋雞養殖。
文明建設
我們村這幾年來,整理街道,安裝路燈,建設文體活動中心,增設燈光球場,新建健身活動場所,使東村的經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有了較大的進步。通過抓黨建,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通過為村民辦實事,穩定了村民的人心,通過抓文化體育事業,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現在東村可以說安居樂業,基本上從一個有名的「告狀村」轉變成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動力的較為安定團結、和諧穩定的進步村。
視頻
河底鎮陽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