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朔三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朔三鎮

中文名 :河朔三鎮

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是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等三個節度使的合稱,是指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時位於河朔地區的三個藩鎮勢力,即范陽(又稱幽州或盧龍,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長城附近一帶)、成德(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區,今日河北省中部)、魏博(後改稱天雄,渤海灣至黃河以北,今河北省南部、山東省北部)。[1]

來歷

唐代的河北已經高度開發,"河北貢篚徵稅,半乎九州",再加上"河北氣俗渾厚,果於戰耕","冀州產健馬,下者日馳二百里,所以兵常當天下。"

唐朝後期出現在河北地區的盧龍、成德、魏博三個藩鎮。安史之亂後期,史朝義部將張忠志、田承嗣、李懷仙於寶應元年(762)、廣德元年(763)相繼投降,史朝義自殺,安史之亂結束。唐朝為了籠絡河北降將,先後任命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統恆、趙、深、定、易五州(今河北省中部),不久增領冀州,駐恆州(今河北正定);田承嗣為魏(今河北大名北)、博、德、滄、瀛五州(今河北南部、山東北部)都防禦使(不久升為節度使);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統幽、營、平、薊、媯、檀、莫七州(今北京及河北東北部),駐幽州。這些原屬安史的叛將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自己署置將吏官員,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朝廷無力過問,只是採取姑息政策。由於這三鎮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稱為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

三鎮節度使

河北三鎮節度使的繼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傳子侄,或由部下悍將奪位。

代宗大曆三年(768),李懷仙為其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等所殺,三朱相繼為節度使。十四年,田承嗣死,侄田悅承襲,代宗即予承認。德宗建中二年(781)正月,李寶臣死,其子惟岳求繼。德宗新即位,很想改變這種狀況,拒絕了這一要求,於是李惟岳、田悅與占據今山東地區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據今湖北西北部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等聯兵抗命。唐朝派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率兵討伐。八月,梁崇義兵敗自殺。次年閏正月,李惟岳部將王武俊殺惟岳降朝廷,但因不滿朝廷的報賞,田悅、王武俊和參加征討的幽州節度使朱滔又相互勾結,聯兵反叛。朱、王引兵救田至魏州,十一月築壇同盟,相約稱王: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又約淄青李納(正己子,正己已死)稱齊王,於是亂事進一步擴大。直到興元元年(784)正月德宗下詔罪己,重申待河北三鎮如初,才逐漸平息。此後,河北三鎮自立節帥成了慣例。憲宗時平定淮西吳元濟後,河北雖曾一度表面歸服,但到穆宗朝又恢復故態。

後續

以後河北三鎮由於驕兵悍將的殺帥奪印,節度使各自換了幾個家族,但基本上不服從中央,朝廷也把這些地區看作例外,一般不去觸動他們。直到五代的後梁、後唐時,才比較徹底地解決了這些地區的割據問題。

歷史評價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指出,唐代自安史亂後,"雖號稱一朝,實成為二國","除擁護李氏皇室之區域,即以東南財富及漢化文化維持長安為中心之集團外,尚別有一河北藩鎮獨立之團體,其政治、軍事、財政等與長安中央政府實際上固無隸屬之關係,其民間社會亦未深受漢族文化之影響,即不以長安、洛陽之周孔名教及科舉仕進為其安身立命之歸宿。故論唐代河北藩鎮問題必於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河北的軍事割據反映在唐朝的文學作品中。馬戴、賈島都是河北人,要繞道渤海、東海海路才回到唐朝故土,河東(今山西)或河南(今河南)是不能隨便入境的,馬戴的《寄賈島》詩云:"海上不同來,關中俱久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