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谷(valley) 是河流地質作用在地表所造成的槽形地帶。是在流水侵蝕作用下形成與發展的:水流攜帶泥沙侵蝕使河谷下切;水流的側蝕使谷坡剝蝕後退,包括谷坡上的片蝕、溝蝕、塊體崩落;溯源侵蝕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長河谷。3類侵蝕方式經常同時進行,只是不同時間、地段各有所不同。河谷的發育受到氣候與構造的影響。 河谷(valley) 是河流地質作用在地表所造成的槽形地帶。現代河谷的形態和結構是在一定的岩性、地質構造基礎上,經水流長期作用的結果。發育完整的河谷包括谷頂、谷坡和谷底三個組成部分,有河床、河漫灘、階地等多種地貌單元。按河谷與地質構造的關係,分背斜谷向斜谷單斜谷斷層谷縱向谷橫向谷、斜向谷等;按河谷橫斷面的形狀,分V形谷和u形谷。河谷的形態和結構,對於確定水工建築物的位置、結構形式、樞紐布置和施工方法,以及地基處理等均有密切關係。[1]

河穀類型

一般河谷形態類型有:隘谷、峽谷、寬谷、複式河谷。與岩層產狀關係可分為順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還有縱谷、橫谷的地質構造分類,幼年穀、壯年穀、老年穀的侵蝕輪迴分類,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2]

形成原理

河谷由溝谷發育而來。大氣降水,冰雪融水在溝谷匯聚,形成溝谷流水。溝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由於這樣的特點,以下蝕和溯源侵蝕為主。下蝕到一定程度,下切到地下海水層,地下水成為溝谷流水補給。當溝谷流水獲得地下水穩定補給,至此溝谷成為河谷。(「V」型)

舉例

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區指海拔695米--2000米以下的低中山峽谷地段,屬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徵是高溫、干早和少雨,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垂直差異大,水平差異小的立體氣候顯著,乾濕季明顯,雨熱基本同季, 光熱資源豐富,多年平均全年太陽輻射總量達5872.91兆焦耳/平方米,直射強度14.0萬千卡/平方米,年日照時數2313.1小時,太陽入射角較大,變化範圍在87°21′— 40°27′之間。高原空氣稀薄、清新、陽光透射率強, 光譜中的短波成份多,利用率高。季風效應顯著,乾濕季分明。河谷深切,焚風效應顯著。年降雨量少,約700--890mm,88%降雨集中在5 —10月,相對濕度50 — 59%mm,年蒸發量在2500 — 4000mm,年均乾燥度2.5,市區旱季乾燥度為11.2,屬半乾旱氣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