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邊約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那片移動的雲彩終於把月亮遮住了的時候,她感到輕鬆了一些。蛐蛐還在叫。靜靜的河面上,映着對岸樓房吐出的一塊塊長方形的燈光。她雙手插進上衣袋裡,衝着河水長出了一口氣。 離約定的

原文

在那片移動的雲彩終於把月亮遮住了的時候,她感到輕鬆了一些。蛐蛐還在叫。靜靜的河面上,映着對岸樓房吐出的一塊塊長方形的燈光。她雙手插進上衣袋裡,衝着河水長出了一口氣。

離約定的時間很近了。當然,來得及的。順着這條河往下走個二、三百米就行了。他上午暗示的。晚上七點,在古塔那兒等她。

河面上的亮度忽然增強了許多。月亮又出來了。她心神不定。這和月亮沒關係,她知道。又看了看錶。該走了——要是想去的話。她不喜歡遲到。但是,你總得讓一個人有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吧?只要一出現在他面前,無疑就是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可它準確嗎?就憑他一個含混的邀請,就需要我做出一點兒也含混不得的姿態……

她回味着他在電話里的聲音。

「小姚……最近上運河看過沒有……那邊的草長得好極了。我每天都去轉轉……在古塔那一段。我今晚七點到那兒……。」

他就是這麼說的。她放下電話那會兒就笑了。瞧他怎麼跟人約會的……

但她還是來了。 先躲到這個不遠不近的地方, 聽憑猶豫的裁決。她一直喜歡他。但這會兒簡直要恨死他了。她真想讓他明白:她雖然是個內向的姑娘,卻時刻都在期待着他的坦率的表露。他是多麼聰明的人呵。可他就是弄不懂這個。給他那麼多的提示,他也弄不懂。

又一片雲在緩緩地向月亮靠攏。已經七點十分了。她沿着河邊的小道有意無意地往那個方向踱去。這會兒,她不怎麼恨他,反過來恨自己了。為什麼我得去? 不,只是走走。可幹嘛非往那邊走?

畢竟是段不長的路……她嚇了一跳——看到他的影子了。她沒多想,先站住。接着又把自己藏進了河邊的小林子裡。

他哪是在「溜達」呀。哪有這麼緊張的閒人? 她瞧着他那不停走動和張望的樣子,一時開心極了。

走過去吧……完全有這種衝動的可能。但她想辦法穩住了自己。不,那樣兒,他又該得意了……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一個人只需不費力氣地做出一個暗示,別人就得冒着挨訕的風險向你徹底的坦白? 不,我不! 我要瞧你的!

她悄悄消逝在夜幕里。

第二天他們又碰見了。她道歉說:「昨晚我也想去河邊,就是……脫不開身,沒去成。」

「噢,」他強裝出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架式,「沒去就對了。昨晚我有事,也沒到河邊去。」

「是嗎?」她笑了笑。心裡真恨不得馬上撲過去咬他一口。

賞析

小說題為《河邊約會》,但是通篇寫的卻是「約」而「不會」,或者說,是「心」在「約會」而「人」並沒有「約會」。這對於小說中的人物來說。不免有些惋惜、遺憾,但是對於讀者來說,卻更富有魅力。它比起那些吻吻抱抱,追追跑跑的「鏡頭」來,不但別開生面,而且更耐人尋味,富有含蓄美、婉轉美。這同作者巧妙地使用「暗示」的表現手法是分不開的。

暗示,具有含蓄、婉轉、曲折的特點。它對所要表現的對象,往往不是明挑直說, 而是通過有選擇的描述, 使之隱隱約約地透露或顯示出來。小說中的姑娘小姚,對於她那位戀人是非常滿意、喜歡的。儘管對方只是在電話中閃爍其詞,作了「約會」的暗示:「小姚……最近上運河看過沒有……那邊的草長得好極了。我每天都去轉轉……在古塔那一段。我今晚七點到那兒……」但是她聽了,雖然對其言不及義,吞吞吐吐感到不滿足,但「放上電話那會兒就笑了。」顯然,這場「約會」是必成無疑的。

本來,所謂「暗示」,說到底還是要「示」。否則,含糊、晦澀得令人不知所「指」,不知所云,「暗示」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小姚接電話後的一「笑」,等於「暗示」了自己的態度。但是,小說並沒有按照「笑」所「示」 的方向作「直線運動」,而是曲盡其妙,描寫了她的矛盾心緒: 環境是恬靜的,但是她的內心卻「靜」不下來; 理智上想急於「赴約」,但感情上又欲「會」還休。「她一直喜歡他」,「時刻都在期待着他的坦率的表露」,可他就是不打「第一槍」,而且「給他那麼多的提示,他也弄不懂。」因而她 「這會兒簡直要恨死他。」這些話既寫出了他在愛情上的特點,同時這對 「暗示」他在事業上的表現也不無作用。她不願意以自己的「明挑直說」 去回答對方的「含糊的邀請」,儘管對方是她心上最親愛的人。

如果說,男方在電話中的「約會」是「含混」 的,但是她親眼看到的他渴望「約會」的神態、行動卻是真誠的、毫不含糊的,她在心理上享受了極大的滿足。「他哪是在『溜達』呀。哪有這麼緊張的閒人? 她瞧着他不停走動和張望的樣子,一時開心極了。」這些描寫,不正是表現了男方的「心」在向她呼喚嗎?一般的作者寫到這裡,可能要讓姑娘下決心,動「真格」的了。但是這篇小說的藝術處理卻出人意料,又來了個「緊急剎車」:「走過去吧……完全有這種衝動的可能。但她想辦法穩住了自 己。不,那樣兒,他又該得意了……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一個人只需不費力氣地做出一個暗示,別人就得冒着挨訕的風險向你徹底的坦白? 不,我不! 我要瞧你的!」姑娘的真誠、矜持之態躍然紙上。——而這一切,小伙子並不明白,又沒有得到任何「暗示」。這樣,「約」而「不會」 的結局雖然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合於情理之中。小說的結尾更是「神來之筆」。雙方都「互致歉意」,雙方又都是「心照不宣」。一聲「是嗎?」,欲蓋彌彰,「心裡真恨不得馬上撲過去咬他一口」,看來,小姚有點「耐」不住了。下一次「約會」將怎樣進行呢?細心的讀者是不難從這次「約」而「不會」的「約會」中加以想象的。[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