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油桐扁刺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油桐扁刺蛾 學名:Thosea sinensis (Walker) 類屬:鱗翅目刺蛾科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3-18mm,翅展28-39mm,體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觸角雌絲狀,基部 10多節呈櫛齒狀,雄羽狀。前翅灰褐稍帶紫色,中室外側有1明顯的暗褐色斜紋,自前緣近頂角處向後緣中部傾斜;中室上角有1黑點,雄蛾較明顯。後翅暗灰褐色。

卵 扁橢圓形,長1.1mm,初淡黃綠,後呈灰褐色。

幼蟲 體長21-26mm,體扁橢圓形,背稍隆似龜背,綠色或黃綠色,背線白色、邊緣蘭色;體邊緣每側有10個瘤狀突起,上生刺毛,各節背面有2小叢刺毛,第4節背面兩側各有1個紅點。

蛹 體長10-15mm,前端較肥大,近橢圓形,初乳白色,近羽化時變為黃褐色。

繭 長12-16mm,橢圓形,暗褐色。[1]

發生規律

北方年生1代,長江下游地區2代,少數3代。均以老熟幼蟲在樹下3-6cm土層內結繭以前蛹越冬。1代區5月中旬開始化蛹,6月上旬開始羽化、產卵,發生期不整齊,6月中旬-8月上旬均可見初孵幼蟲,8月為害最重,8月下旬開始陸續老熟入土結繭越冬。

2-3代區4月中旬開始化蛹,5月中旬-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蟲發生期為5月下旬-7月中旬。第2代幼蟲發生期為7月下旬-9月中旬。第3代幼蟲發生期為9月上旬-10月。以末代老熟幼蟲入土結繭越冬。

成蟲多在黃昏羽化出土,晝伏夜出,羽化後即可交配,2天後產卵,多散產於葉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蟲共8齡,6齡起可食全葉,老熟多夜間下樹入土結繭。[2]

分布與危害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 (Walker)]又名黑點刺蛾,幼蟲稱「癢辣子」,屬鱗翅目刺蛾科,廣布於全國各地,可以為害油桐、茶、桑、麻類、桃、李、梨、柑桔、芒果、烏柏等多種植物。

為害特點 以幼蟲蠶食植株葉片,低齡啃食葉肉,稍大食成缺刻和孔洞,嚴重時食成光稈,致樹勢衰弱。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結合營林措施,挖除樹基四周土壤中的蟲繭,減少蟲源。

(2)化學防治。

發生盛期用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或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液組合噴殺幼蟲,可連用1-2次,間隔7-10天

參考文獻